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周人伐殷时,只是六七万人口的西鄙小族,去古未远,在涉及国政根本方面君主皆与国人共商: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由此可见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遗存B.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C.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强化D.家国同构的局面已经确立
2021-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独创)《史记·周本纪》记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材料体现了(     
A.宗法制对君主执政行为的影响B.“国人”对君主权力的制约
C.分封制对君主执政行为的影响D.西周时期君主权力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
2021-10-1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末年到春秋初期,在人神关系方面出现重人轻神的思想,怀疑天命神学已经从社会情绪深化为理性思考。这一变化
A.表明民众普遍怀疑神学B.利于诸子百家思想兴起
C.体现人们开始思考人性D.说明神学淡出历史舞台
2021-10-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出土青铜器的金文中关于西周官制的材料很多,内容多为其主人继承祖上官职的荣耀,铸造青铜器而记录下来。《诗经》中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王位禅让制已逐步确立B.青铜器是彰显身份的标志
C.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2021-10-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时期,玉器被人们当作天人沟通的工具。在当时一些大型墓中随葬玉器不计其数,而小型墓中玉器几乎没有出现。学者张光直对此有过论断:“只有控制着沟通手段的人,才握有统治的知识,即权力。”材料表明先秦时期
A.血缘成为王位传承依据B.君主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权力传承凭借玉器沟通D.具有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期,周王为了使诸侯国秉承分封之初的忠诚守信,利用玉瑞(用玉制作的礼器)制定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活动,形成玉瑞制度,作为控制诸侯国的手段和凭借。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中央集权得以强化B.地方治理有所加强
C.宗法制度得到认同D.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7 . 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
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
8 . 《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云:“今(厉)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说明
A.西周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政策性变革失当
B.堵塞性排斥民众批评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C.周厉王时期已经开始尝试君主专制制度
D.西周历史进入转折期已经开始名存实亡
9 . 下图为“德”字在商周时期的不同写法,甲骨文中没有“心”符,金文中加入“心”旁,体现不同的天命观。这表明
A.甲骨文比金文字体更加规范B.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分封制
C.周代天命观中蕴含人文主义D.商代天命观被周人完全摒弃
2021-09-0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刑法逐步臻于完善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D.血缘与政治联系紧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