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尚书》保存了商周时期一些重要史料,根据下表内容可知当时
内容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天使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

A.神权色彩浓厚B.出现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C.儒家思想形成D.形成王位世袭的集权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中记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蕾、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材料反映了( )
A.“国人”有力制约君主权力B.分封制对君主执政行为有影响
C.君主权力受到原始民主制约D.官僚政治下分工合理日趋完善
3 . 甲骨文卜辞中有“癸丑卜,争贞:旬心祸。三占日:有祟有梦。”意思是说,癸丑日,争贞问:这10天之内没有灾祸吧?王看了卜兆以后,判断说:恐怕要有灾祸。据此可知
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
C.殷商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
2021-11-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内外服制度中,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而在分封制中,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说明相比分封制,内外服制
A.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D.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周代凡拥有土地且享有名号者,都是享有其领地统治权力的“君主",只是土地有广狭,爵位有尊卑,“君主”的权力大小不同而已。这反映出周代
A.等级秩序逐渐瓦解B.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
C.中央集权尚未形成D.天子未得到诸侯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居住在城内的贵族和平民称为“国人”,以别于郊外的“野人”。国人在西周地位比较重要,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解周厉王。西周国人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体现在
①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②对君主的权力起绝对制约
③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④君主遇重大问题要征求国人意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周初统治者一方面用天命征服殷族,“祈天命”;另一方面又强调“欲王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水保民”,据此可知
A.敬天保民已然成为社会共识
B.“敬天”实为思民,有利于现固周王室统治
C.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D.”保民”实为役民,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8 .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记载,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这一称号既是姬姓乃天下之大宗的表现,也是王朝礼制的规范。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开始与神权相结合B.社会风俗受到礼乐浸染
C.国家祭祀制度较为成熟D.政治统治宗法色彩浓厚
9 . 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这反映了“周朝的革命”
A.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D.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10 . 翻检商代和西周的历史,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华夏认同C.“天下为公”D.家国同构
2021-11-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