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 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主要体现了西周
A.分封诸侯国以藩屏周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C.要求诸侯国效忠朝廷D.“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2 . 分封制、宗法制、姻亲制使周王朝将整个天下纳入同一亲属体系中,形成真正的家国同构社会。由此可知,周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是
A.事功型贵族社会B.甥舅关系占主导
C.血缘贵族社会D.王公贵族占主导
2022-01-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3 . 史载夏王朝作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权具有强烈神秘色彩B.“传贤”强化了尊卑等级
C.王权是国家政治的纽带D.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集中
4 . 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在营建新的都城之时,必须先选择“国之正坛”和“木之修茂者”,用于建造宗庙和神社。 在都城的布局上,宫城一般位于城中心,宗庙、神社位于宫城前方的左右两侧。由此可知,夏商周三代
A.神权处于统治地位B.宗法体制已经形成
C.中央集权日益完善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5 . 据《尚书》记载,商王在决定国家大事如祭祀、战争、迁都等活动时,都多次借用巫术,试图以鬼神权威来争取大臣和人民对决策的支持。这反映出商代
A.政治受神权影响B.专制王权有所削弱
C.迁都是民心所向D.中央集权已经建立
6 . 记载上古历史的先秦文献《尚书》中多处出现“民监”“民视”“民听”“保民”等记录。这表明我国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民主观念较早成熟
C.血缘政治影响式微D.早期国家崇尚平等
7 . 《国语·周语》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厉王时,王室重臣召公曾以此劝谏其不要限制民众舆论,周厉王不听,最终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也被赶出国都。这说明西周时期
A.社会变革冲击天子地位B.原始民主遗存影响政治
C.崇尚君民平等共治D.国人舆论控制国家事务
2021-12-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阐述:“西周文、武、周公、成、康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自己姬姓亲族、同盟的亲戚姜姓,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论基础B.国家权力与血缘关系结合
C.以血缘关系强化了集权管理D.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2021-12-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国语·周语上》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周厉王暴虐专横,贪财图利,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用舆论来抨击指责厉王。召公也劝厉王,但是厉王却找来卫国的巫监视国人,巫言谁诽谤王就将谁杀死,于是出现“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情况,厉王为此很高兴,对召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对此,召公说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的这段话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王权具有绝对的权威性B.政治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C.时人主张实行民主政治D.政治生活上的不平等性
2021-12-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出等级森严的特征B.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C.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周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巅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