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1 . 据载,商朝君主太甲因不清明,被臣下伊尹放逐于桐宫;周厉王因暴虐无道,引发国人暴动;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朝政,时人对此却不以为怪。这反映了当时(     
A.君臣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原始民主遗风依然存在
C.宗法血缘关系逐渐瓦解D.臣下放逐君主风气盛行
2 . 乐官伶州鸠向周景王解释音律,将武王伐纣时“月在天驷”的天象一“月之所在,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解释为:周人祖先居后稷之官,善抚农事、不废田亩,使民有食、安居乐业,这便是周德的由来。这一解释可以说明,在周代(     
A.君主的仁德受天命主宰B.平民百姓实现安居乐业
C.礼乐制度是国家之根本D.治国理念凸显人文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朝时,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往往可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一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商王无道的情况下将其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A.原始民主遗风仍有较大影响B.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
C.君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已初步建立国家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著名学者周谷城在谈到夏商两代部落国家的组织时说:“每一氏族可称为一国,许多氏族的联合,仍可称为一国”。而在西周,诸侯统治的国家叫国,卿大夫统治的国家叫家,“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     
A.铲除了异姓贵族建立的封国B.早期国家形态走向了成熟
C.消除了血缘关系的政治影响D.中央实现了直接管理地方
2022-09-30更新 | 358次组卷 | 15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新教材老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受封者不仅始封时要经过极严格的手续,且新君继位后,还要“再受命”“再册命”,否则“这一世族和主室疏远了,必然会没落”。这说明西周(     
A.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地方人事权由中央掌握D.政治秩序需礼制维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局簋,器内有铭文9行,共91个字,铭文中记载有“王命同(该器物所有者)佐佑(辅助)吴大父司易林、.....世孙孙子子佐佑吴大父,毋汝有闲”。这段铭文体现了西周(     
A.青铜铸造业的兴盛B.官僚体系的完善化
C.对自然环境的重视D.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7 . 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该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B.民主思想影响深远
C.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国人”的政治势力强
8 . 据考古发现,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西周晚期梁其壶,其祉间及鼓部铸铭文78字,内容为颂扬祖先功德,并表示忠心服侍天子。据此可知(     
A.西周的青铜铸造水平高超B.西周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C.诸侯国与周王室纷争激烈D.贵族重视家族历史传承
2022-09-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周礼》可知,周代分封制下仍有王畿和方国的理念,如王畿用挖沟植树的办法来固定疆界,方国(诸侯国)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划定疆域。这反映出周初体制(     
A.基本否定夏商政治体制B.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10 . 商王的辅政大臣,往往也是掌管祭祀的“祝”、“宗”人员。《礼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这说明殷商时期(     
A.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B.形成以“王”为中心的集权体制
C.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