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西周时期已呈现出政治文化认同
C.天命神权对周代政治的影响D.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
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
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
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
3 .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成其否”。商周时期盛行庶人议政制,商王盘庚迁殷时“命人悉至于庭”。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       
A.原始民主影响国家治理B.中央专制集权日趋完善
C.庶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2022-12-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推行君主与众卿共同商议大事的朝议制,大政交付朝廷会议讨论决定,并扩及邀请“国人”(居于都邑的自由民)议政。《尚书·洪范》中记载,(周)王若“有大疑”,除问于卜筮外,还须询及卿、士、庶人的意见。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君主权力软弱无力B.朝政决策具有民主色彩
C.平民政治开始形成D.已经建立分权制衡机制
2022-12-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所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则主要是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可用于佐证商朝时期(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征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
6 . 考古学家注意到:“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宫庙合一,以庙为主;春秋战国时代至秦汉时代……宫庙分离,以宫为主。”这说明(     
A.三代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周秦之际政教分离
C.分权思想影响历史的走向D.秦汉统一影响政治
7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统治者神化王权的需要B.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达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D.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百姓中普及
2022-12-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的光辉B.中央集权的理念
C.等级秩序的森严D.原始民主的作用
2022-12-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随着鲁国对外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鲁宜公为“丰财”而尝试对卿大夫、士、农民的已有土地和新垦土地征收实物税,被三桓为首的卿大夫斥为“非礼”,国人亦表示反对,使得这一政策流产。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官僚政治的腐朽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井田制维持不变D.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尚书》《诗经》及金文中,贵族有时称周国为我国、我邦、邦家,也常自称是“克奔走于王家”,其中“子”“小子”“宗子”等称谓,指由家族长演化来的政府官员,而庶士、有正、庶伯、君子亦指在朝中担任公职的周宗子。这说明西周时期(     
A.政治统治深受血缘关系影响B.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
C.诸侯对王室的隶属关系增强D.“家国一体”观念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