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初,承袭唐、五代中央旧制,但在禁中朝堂(文德殿)之西设置中书门下,题榜称“中书”,印文行敕称“中书门下”,是宰相办公的机构,独立于三省机构。这表明宋初
A.中央行政体制有所调整B.中书省与门下省实现合并
C.“三省”机构已不复存在D.国家决策方式发生了异化
2021-11-01更新 | 3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皇帝之所以能行使专制权力,关键之处在于政府结构的变化,各个政府机构都被置于皇帝的直接指挥之下。皇帝通过章奏、奏对等方式,直接与官僚接触,了解政情,下达命令,从而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这说明宋代
A.权力机构调整有助于加强皇权B.宰相的行政权力被架空
C.中央集权的效能得到空前提高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 . “祖宗之法”在宋代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宋朝历代君臣对此都极为尊崇。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对于赵宋的“祖宗之法”应该做出更为理性的分析。只有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政治情势下,才能把握其合理内核及演变趋势,充分认识其对于宋代政治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邓小南《祖宗之法》


(1)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最后‘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予以说明。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宋代“祖宗之法”的认识。
2022-09-30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112年,宋徽宗认为以左、右仆射为左、右相,是“以仆臣之贱,充宰相之任”。遂改左仆射为太宰(首相),右仆射为少宰(次相)。宰相官称的变化
A.折射出文官地位的提高B.有利于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C.体现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反映了贵族政治卷土重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
A.提倡大臣独立思考B.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C.加强皇帝集权专制D.彰显开国独树一帜
2020-04-24更新 | 5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冲刺模拟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宋代以前,台谏官的选任和进退通常由宰相掌管。宋代改由皇帝亲自任命台谏官,仁宗时,宰相李迪擅用亲旧二人为台官。仁宗下诏责之,曰“祖宗之法不可坏也,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也”。由此可见,宋代台谏制度
A.有效制止以权谋私情形B.成为打击异己的政治工具
C.监督了朝廷官员及皇帝D.巩固了皇权防止权移臣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
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
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
2020-06-11更新 | 61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6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科举制的完善
D.理学的兴起
2019-09-02更新 | 66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近世说”提供了宋史研究的新视野,但也引发了学术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把都城移向当时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都会开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宋代社会的近世性质。唐代以来运河沿岸出现的商业都市,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促进了近世文化的发展。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宋代社会不得不倾向于一种资本主义式的统治方式.以考试的方式给予高等文官资格的思想,是极具近世特征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等等,宋代社会呈现出的各种历史现象,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现象相比,两者的发展应该是并行的、等价的。尤其是在中国文艺复兴的初期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独特的印刷术的发达……朱子学的出现,使中国思想界从中世纪迈进了近世,从超越训诂学这一点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文艺复兴。同时,从否定佛教的主导地位这一点来看,更是一种宗教改革。

——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商业的高度发达和非农业人口的急骤增加,这种现象和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类似。

但这只是表面类似而已,两者扎根的社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拿西欧的模式套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情况,问题是扯不清楚的.宋以后,封建大国完全成熟了。经济上,庄园制绝迹;政治上,封建割据势力基本翦除,中央集权程度很高: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新儒教一程朱理学。

——金观涛《在历史的表象背后一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


完成下列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对。“宋代近世说”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