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在近现代历史的每一个特定时期,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上述四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事件,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任选其中两个历史场景,各配一段解说词。(要求:说出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简述该事件及历史意义。语言简洁准确。)
2022-02-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华社的历史沿革】

材料

时间历史沿革主要任务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更好地推动革命的开展、队伍的建设,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激发民众的反抗热情,让更多的人听到共产党的声音。
1934年10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撤离瑞金。
1937年1月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肩负中央机关报、中央电台和通讯社三项重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各地工作经验,推动全国的工作和斗争。
1940年12月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4年9月开办对外英语广播。
1937~1945年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相继成立分社。
1946年5月后新华社总社改组机构,同时向各主要战场派出随军记者或记者团。之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部队陆续建立前线分社和野战军总分社,在各兵团和军建立分社和支社。成为党中央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
1949年10月后至2001年逐步完善了机构设置,相继成立国内外分社:设有办公厅、总编室、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总经理室、人事局等30多个局级部门和直属单位;在国内,除台湾省外,在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设有分社,并在部分省辖大城市、重要城市和经济特区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并设立了亚太、中东、非洲、拉美、法语国家地区5个可以直接发稿的总分社。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加大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力度。

——摘编自《新华通讯社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新华社在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发展的背景。
3 .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据此可知,“这个宪法”(  )
A.指的是《共同纲领》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 . 中共的土地政策。

材料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摘录)

时间内容
1931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依据表格中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有关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2-20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历史押题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应以“人民”为核心,并论述了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生活、普及与提高、作家世界观的改造、文艺批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论述
A.确立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B.反映革命文艺主导意识形态
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文艺路线D.争取了中间力量对党的支持
2022-06-04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1945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政治、思想、组织和军事各层面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在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重点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也对右的倾向发出警告,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立于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坐标上,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摘编自魏永龙《准确把握百年党史中三个历史决议的形成背景和启示》

材料二   76年前,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后,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4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意见中说,“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等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三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共同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
(3)综上,说明三个历史决议的联系及其意义。
2022-05-16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讲话:“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都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这表明中共
A.对革命目标保持清醒认识B.注重维护民族统一战线
C.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D.坚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2022-01-02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演变阶段情况

1921192719217月,全党50多人,其中工人7.5%,知识分子92.5%
19274月,全党57967名党员,其中工人50.8%,知识分子19.1%,农民18.7%
1927193519286月,全党4万多人,其中农民76.6%,工人10.9%,知识分子6.9%,士兵0.8%,中小商人及其他4.8%
193410月,90%党员在苏区,农民党员约占80%
19351949.101945年中共无大,全党121万人,农民为主体,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出身大约占20%
194910月,全党448万人,其中农民59.6%,军人24%,工大2.5%
1949.1019781956年,全党1250.4万人,其中农民比例52.37%,工人比例上升到8.8%
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比例显著增加

——摘编自梅世贞《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成分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演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再到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和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这些探索
A.开启了根据地人民政权的创建历程B.贯彻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
C.反映了共产党因时而变的斗争策略D.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不断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48~1949年,中共中央在已巩固的解放区,几乎按照村村有小学,每个区(县以下单位)有一所或几所中心小学的要求恢复和发展基础教育,并要求各中小学实行"教学做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加强政治、军事教育,引导师生参加土地改革和支前活动。这些做法
A.增进了群众的政治认同B.配合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C.提高了党员的劳动素养D.实现了基础教育普及化
2022-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