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读如图信息。图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岭南地区(     

A.新式耕犁的推广B.生产力领先全国C.中医药事业繁荣D.社会秩序较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内聚落考古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中期已出现中心聚落和普通聚落的分化;仰韶文化晚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城。龙山文化时期,城邑逐渐在各个地区涌现,聚落分化为城邑聚落与城邑之外的普通聚落。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贫富分化的出现B.特权阶层的逐渐形成
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D.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许多传统的观点发生动摇,如邓馆指出“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陈耆卿将士、农、工、商在社会上的作用逐一论述之后认为:“此四者,皆百姓之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儒家强调“重义轻利”,并且将先义后利作为利益得失取舍的一个原则。然而在宋代,更多的思想家认为利在义存,利亡义丧,没有离开物质财富的“仁义道德”。宋代,社会各阶层对财富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人们为“一钱之争,至死而不悔”。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参与经商以牟取利润。……宗室嫁女,也是找富家大姓以货取,婚姻不求门户,直求资财。国家也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编自孙金玲《宋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材料二: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接踵东来。为了找到传教的门径,他们往往介绍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火器制造等知识。与殖民者稍后而来的是美洲农作物,玉米的产量远比麦类高,番薯更是每亩可产数千斤。葡西殖民者围绕中国的商品开辟了商业航线,中国的出口商品以生丝和丝织品为主,而进口的只有少量香料之类的商品。由于出现这种结构性的贸易逆差,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摘编自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思想观念领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明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5-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关系中永佃制土地租佃关系占有一定的地位。永佃制下佃户拥有永佃权,即田面权(田皮),也就是租用和耕作土地的权利,田面权是同田底权(田骨)相对立而存在的。田底权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地主。永佃权的产生,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佃农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好处。在实行永佃制的情况下,具有田面权的佃农不仅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而且有将田面权出卖典当的权利。地主对土地有田底权,因此地主有权收租,可以把土地出卖、典当或抵押。永佃权的确立,给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佃农有了永佃权,相对而言生活就有了保障。永佃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延迟家庭手工业从小农经济中分离的作用。

——摘编自严玲玲《中国封建社会的财政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制——股份制,这一制度下农民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土地股份:一是为地主开垦荒地时,农民垦荒开拓投入了工本,从而可以在原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得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这是以工本为形式的股份所有制;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购买,如赔价、顶首等。这样原来的地主垄断土地的私有制逐渐朝“一田多主”的方向发展。此外,以“永佃制”为典型代表的另一种土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以永佃制和土地股份所有制为代表的土地制度变革,促使土地关系进一步松解,地权分配逐渐分散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屈昕璐、叶普万《明清时期土地关系演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永佃制和股份制的区别。
2024-05-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宋史》记载,吏部侍郎孙祖德“及致仕,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同样,宋神宗元丰年间,屯田郎中刘宗古“规孀妇李财产,与同居”。另外,宋哲宗时,“常州江阴县有孀妇,家富于财不止巨万”,以至于知秀州王蓬“利高赀,屈身为赘婿”。这折射出(     
A.商品经济对社会观念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被削弱
C.政府官员的薪资标准相对低D.官商结合得到政府的支持
2024-05-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殷人称天为“帝”,祭天之事,在卜辞中比比皆是,卜辞中的“帝”没有道德倾向。但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们提出:从成汤到帝乙,他们都明德恤祀,所以才能得天之佑,商纣王也正因为没有德馨香祀于天,才被天所厌弃,使得天降丧于殷。西周初期统治者的这一认识(     
A.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B.意在论证西周政权的合法性
C.旨在约束后世君主的行为D.汲取了商政权灭亡的教训
2024-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武则天执政时期“建言十二事”(十二条政策)中的部分内容。这些政策体现了(     
劝农桑,薄赋徭(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徭役)
给复三辅地
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
省工费力役
A.“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B.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C.“勤政爱民”的统治思想D.异常尖锐的社会矛盾
2024-04-09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明代宦官魏忠贤趁明熹宗沉迷于木匠工艺时,捧章请裁,使皇帝愈加厌烦政事,宦官遂可以暗操威柄,矫旨行事。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出明代(     
A.宦官专权威胁皇权B.君主专制的强化C.内阁议政功能丧失D.皇帝权力的衰落
2024-03-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契丹统治者接受了二元文化,既按照契丹方式行事,也尊重汉族风俗。以下最能体现契丹这一做法的措施是(     
A.上层社会保持草原习俗B.职官中分设南北面官
C.实行兵农合一军政制度D.随季节变化转换行营
2024-03-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前秦80多万军队向东晋进军,希望一举灭掉东晋。但在交战时,前秦军队中大量随军的鲜卑族、羌族的首领各有自己的想法,而汉族官兵又不愿意攻晋,前秦军队最终惨败。据此可知,前秦(     
A.并未统一黄河流域B.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C.汉化政策激化矛盾D.统治基础比较薄弱
2024-03-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