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王守仁的弟子王畿说:“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据此可知心学(     
A.属客观唯心主义,隐含叛逆色彩B.蔑视权威教条,主张个性自由
C.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社会伦理道德D.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024-05-14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2 . 中国历代县级政区最为稳定,县的幅员变化不大。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统计了历代统县政区(因名称不一,这里统称为郡级政区) 所辖县的平均数量变化(见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历代统县政区所辖县级政区平均数量变化表

             

县级
政区数
郡级
政区数
平均每郡
所辖县数
西汉158710315.4
东汉118010511.2
三国11901587.5
西晋12321727.2
南北朝15906282.5
12531906.6
15733284.8
12343513.5
13243194.2
14271798.0
15492765.6
A.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呈现出单一趋向B.隋朝统县政区少与废州、以郡统县有关
C.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导致地方权轻易撼D.明清时期统县辖区幅员增大易引发割据
2024-05-14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竞自团结之时代也……此实汉族自经营其内部之事。当时所交涉者。惟苗种诸族类而已。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而其内外之变动。实皆为二千年所未有。

——摘编自1901年梁启超《中国史叙论》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三个中国”说中任选一个阶段,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15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材料二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请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并告诉中国领导人,这条铁路对于坦赞两国和其他正在争取独立的非洲国家的特殊意义。周总理明确表示,中国愿意援建坦赞铁路,“铁路建成后,主权是属于你们和赞比亚的”。对于援助非洲,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表示:“先独立的国家有义务帮助后独立的国家。”……坦赞铁路接轨通车并进行试运营,“把中国和非洲这两个各自寻求独立自主国际地位的国家和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非洲解放的“自由之路”和中非合作的“友谊之路”。

——摘编自刘鸿武、林晨《中非关系70年与中国外交的成长》

材料三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而中国高铁具有运营里程、经验和建设成本领域的优势……中国高铁“走出去”,能够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减少当地的贫困人口,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相应贡献……高铁属于低碳环保型交通工具,中国高铁及其相应装备“走出去”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全球气体的排放,也同样有利于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高铁出口将有力改变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局面,促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从而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

——摘编自施张兵《新丝绸之路时期的中国高铁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从史料载体的角度指出其史料类型,并分别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援建坦赞铁路所体现的此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非之间加强友好合作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国际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在高铁领域的表现。
2023-12-2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焚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到了南朝时期,有史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多种经营兴盛,形成全国性的商业贸易网络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土地大量开垦,农业、手工业产量得到提高
D.南方棉花种植逐渐推广,棉纺织业得以快速发展
2023-11-16更新 | 4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7 . 右图是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金银比价(每两黄金合白银数)变动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大量流通B.海外对华鸦片走私逐年扩大
C.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
2023-11-16更新 | 45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8 . 在陕西省临潼县临河东岸的一块低地上出土了一古文明聚落遗址,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别具风格,并发现600多座墓,死者大多头向西,普遍有数量不多的随葬品。据此可知该聚落(     
①位于黄河中游 ②精美的陶器被称为“蛋壳陶”
③尚未实现贫富分化 ④正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3-11-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史》记载:“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下列项中,直接有助于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①驰道、直道的修筑   ②驿站的设置   ③刺史制度的推行   ④急递铺的设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