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91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北方的边郡在区划形状上都呈现南北狭长、东西向窄的特点。这主要是基于(     
A.山川形变的制约B.人口分布的密度
C.前代制度的沿袭D.军事攻防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明朝末年,出版商伪造《琅嬛记》《缉柳编》《女红余志》《黑旋风录》《顾氏诗史》等种小说。不仅坊刻如此,官刻亦倚此牟利,这些伪书畅销各地。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逐利风气日益盛行B.商品的艺术化趋势明显
C.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下降D.政府思想控制逐渐松弛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七)历史试题
3 . 唐朝之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政府从此控制了纪传体史书的编修工作,官修正史成为制度沿袭下来。唐以后各朝沿袭此制,连续修史。史书编修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B.增强了纪传体史书的可信度
C.提升了宰相的社会文化地位D.为美化唐朝历史创造了条件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4 . 历史考据初探

小彬同学在观看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后对唐代玻璃器皿产生了兴趣,开始了相关史料探究。

步骤一   小彬同学在博物馆中看到以下一些出土的玻璃器皿。

凸纹玻璃杯·唐
何家村窖藏出土

团花描金蓝琉璃盘·唐
法门寺塔出土

绿琉璃瓶·唐
法门寺出土

玻璃高足杯·唐
新疆博物馆藏

步骤二

史料史料   来源史料   类型史料   信息结论

凸纹玻璃杯
唐何家村窖藏出图土呈淡黄色,口径14.1、高9.8厘米;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测试,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是中亚玻璃的典型器。异国情调的凸环纹玻璃碗是从伊朗高原输入的萨珊玻璃器。
“窗户之丽者,有琉璃之制焉,洞澈而光凝秋水,虚明而色混晴烟。(唐)王棨《琉璃窗赋》文献史料玻璃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劫国(今阿富汗),唐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甲、玻璃水精杯各一;玻璃四百九十枚,大者如枣,小者如酸枣。”(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史料   类型阿富汗遣使朝贡,携带玻璃数量较多,种类多样。

步骤三   为了进一步地探究这些玻璃器皿的来源,小彬同学又收集到了如下一组材料;

(罗马帝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

——《后汉书.西域传》

蜀宾(今阿富汗),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水精盏、颇黎(玻璃)状若酸枣。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

在法门寺出土的琉璃盘上,有些装饰着明显的伊斯兰风格的图案,推测这些蓝色琉璃盘是阿拉伯帝国的产品。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

(1)可以从哪些视角对以上唐朝玻璃器皿进行探究?请拟写出两个视角。
示例:从生产工艺技术探究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小彬同学又找到了一些对玻璃器皿记载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史料的整理和分析,请帮助他完成步骤二表格中①②③的内容填写。
(3)根据上述步骤,小彬同学得出了唐朝的玻璃器皿是由域外输入的结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梧州市、忻城县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5 . 七国之乱平定以后,景帝损黜王国官制及其职权,降低诸侯王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了。这表明(     
A.地方叛乱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七国之乱是汉朝地方割据的表现
C.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D.汉朝借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6 . 清初,王夫之将“辟异端”归结为“学者之任,治道之本”。至于“异端”所论治国之术,诸如“黄老”“申韩”之类,王夫之均持否定的态度,认定它们“与王者之道相背戾”。这表明王夫之(     
A.期盼着重建文化秩序B.迎合了专制统治的要求
C.背离了儒家思想理论D.引领了早期的启蒙思潮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海区沉船中出水古代货币的情况。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宋元时期(     

沉船

船籍

朝代

货币

南海1号沉船

中国

南宋

汉至唐宋的铜钱,最早为新莽货泉,最晚为南宋乾道元宝

北礁沉船

中国

南宋

有秦半两、唐朝开元通宝、北宋太平通宝、南宋建炎通宝、金国正隆元宝

新安沉船

中国

元朝末年

铜钱共计28吨196公斤

A.商税对财政贡献巨大B.航海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C.贵金属外流情况严重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是指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战国后期仅剩下七雄与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此后,认为自己继承了华夏文明正统的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的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再往后直至现代,基本都沿用“中国”的说法。在古代,中国的民族含义等同于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之对应的称呼是“蛮”“夷”“戎”“狄”,比如“南蛮”“东夷”“西戎”“北狄”,或者“蛮夷”“夷狄”。文化上的含义也只指华夏、汉族的文化,不包括其他民族。今天的中国当然应该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而广义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上,中国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于中原,但这个中原并没有明显界限,并不一定就是河南省,甚至更大范围,都可以称为中原,如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

——改编自葛剑雄《“中国”名称的由来及“北京”称谓的变迁》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当局仓促立国,但是共和国体制并未落实。列强欺凌中国,仍旧咄咄逼人。从“九一八”到“七七”,日本步步进逼,企图将中国一块一块吞下。但是,日本压迫愈紧,中国救亡图存之心愈切。经历抗日战争,中国人炼铸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各民族形成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中共以农村为基地,动员民众,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于19499月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时,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经过百年炼铸的诉求,其威力莫可与京!

——改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中国”塑造的历史过程。
7日内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政府召集流民,开垦荒地,但急求成效,于开垦次年就起征新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荒效果不明显。康熙帝即位后,放宽了起科的年限,垦荒颇见成效;康熙极为重视常平仓谷,规定了仓谷的数额;雍正帝也一再谕令,让各地存足额定米谷。康雍乾时期,苞谷、番薯等高产粮食作物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贫苦农民的主要口粮。康雍乾三帝通过粮价奏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粮价,采取了一系列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措施,对安定民生发挥了一定作用。康熙帝还曾下谕令“蒸造烧酒,多费米谷,须严禁”,雍正曾试图将禁酒推向全国。

——摘编自叶依能《清代前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材料二   至迟到十六世纪中期,玉米就已传入中国。玉米最初在山区栽种,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而且也向平原地区扩展了。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花生在湖田沙土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口。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乾隆帝上谕写道:“沿边省分,与蒙古地界相连者,夷民杂处,互相贸易耕种,闻地方官凡遇夷民交斗事件,心存袒护,并不秉公剖断,兼以口外之事,无足轻重,不肯加意办理,实为向来积弊。”这一上谕有助于(       
A.促进汉蒙之间民族交融B.遏制分裂势力的壮大
C.推动边疆治理的内地化D.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