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据此可知《汉书》(       
A.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B.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C.推动了汉代文艺发展D.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宋代国有矿场生产经营情况,据此表可知,宋代国有矿场(       
经营者经营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从业者身份
官府劳役征发
课额制或抽分制度
厢兵、罪犯、役夫
招募民户厢兵、罪犯、役夫、民匠
私人买扑(规模较小的坑冶租赁给私人)民匠

A.官府主导私人参与经营B.产品受市场影响较明显
C.出现了全新的生产关系D.仍居于矿冶业主导地位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安徽省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网坠、陶器、石制农业工具以及水稻、菱角、芡实等植物遗存和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这见证了(       
A.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演进B.中华先民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C.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现象D.各区域文明存在着交流互动
昨日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宴会是唐朝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皇帝赐宴是宴会的一种重要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赐宴对象赐宴地点
唐太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均参加)群臣、五品以上官员、三品以上官员、突利可汗、武功父老、近臣、东宫官署、岐州父老、蛮夷酋长、长安父老、洛阳父老、吐谷浑王、诸蕃使、并州父老、长孙无忌等数十人、洛州父老、契丹首领、军士、太原父老、铁勒回跎、四夷君长等。显德前殿、中华殿、林光殿、芳华殿、临华殿、武德殿、百福殿、丹霄殿、两仪殿、乾元殿、贞观殿、观德殿、相思殿、弘教殿、仪鸾殿、飞霜殿、芳兰殿、天成殿、嘉寿殿、紫微殿等。
唐德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不亲自参加)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与神策金吾六军使、六军及神策神威诸将、宰臣与北军诸将、左神策军、武臣及勋戚子弟、百僚、中书门下及两省供奉官、宰臣及两省供奉官(唐代皇帝左右之近臣,包含部分宦官)、翰林学士、宰相及常参官等。麟德殿、玄英门、曲江亭(国家风景胜地)、马嶙池亭。

——摘编自黄正建《走进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唐朝皇帝赐宴变化所反映的时代变迁。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已经有烧制得很成功的白瓷,但是士大夫们认为“白不如青”;元朝青瓷和白瓷的地位发生了颠倒。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元代瓷器工艺水平提高B.元代瓷器更注重异域之美
C.宋元主流学术思想不同D.宋元瓷器文化承载者不同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
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有所提升B.宦官专权现象得以解决
C.内阁权力得到加强D.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泗水捞鼎”。史载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以后,随着朝代兴亡,九鼎先后为商和周所得。战国时,东周灭亡,九鼎不知去向。有传言九鼎落于彭城(今徐州)泗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打捞,但未果。对上述史实评论正确的是(     

A.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B.秦始皇巡游天下造成了沉重的赋役
C.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D.画像石确证了九鼎记载的真实可信
昨日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在政治上互不承认。南朝《宋书》对北魏祖先的记述中提道:“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北朝《魏书》中提道:“拓跋鲜卑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黄帝以土为德,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北政权(     
A.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B.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
C.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D.族群界限已经基本消失
昨日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唐宋时期,为了鼓励他人合法耕种大量存在的私有逃田,政府制定了专门的《盗耕种法》和《逃田法》。这两部经济法规从保护公私土地产权的角度,以是否交纳赋税作为判决是否盗耕逃田的关键依据。这体现了(       
A.两税法在推行过程中的灵活B.政府重视对私有田产的保护
C.国家财政利益处于优先地位D.抑制兼并与发展生产的并重
昨日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