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成都王司马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此事件的社会影响是(       
A.社会稳定,北方实现统一B.北方流民南迁,江南得到开发
C.民族友好,交往交融加强D.门阀士族专权,王与马共天下
2023-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5年在(北京)延庆县西拨子村发现了五十余件青铜器,其中一件口沿饰有重环纹的铜鼎残片,此纹饰可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出土的铜刀、铜猎钩等,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色。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B.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出土的青铜器类型丰富器型独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周时期的婚姻是事关宗族延续繁衍的大事。西周初将“同姓不婚”定为宗法伦理,自周天子到各级贵族用婚姻关系把自己和异姓贵族结合起来,整个国家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西周这种婚姻关系的政治目的是(       
A.巩固政权的统治基础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重视婚姻程序和礼仪D.解决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矛盾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魏前期的祭祀呈现出母权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特点,孝文帝改革后在祭祀对象上明显地向以尧舜禹等为主的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倾斜。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       
A.祭祀内容的丰富性B.祭祀礼仪的灵活性
C.政权的封建化进程D.为隋唐的盛世奠基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关“秦并有天下”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反复强调。《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两次载李斯语“今皇帝并有天下”,“今陛下并有天下”,然而《史记》却不采用董仲舒说“今陛下并有天下”。原因可能是司马迁认为(       
A.“陛下并有天下”有待商榷B.李斯、董仲舒的时代背景不同
C.评价皇帝不能从众迎合顺从D.秦的统一更具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3-11-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公元4-6 世纪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与这次人口迁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促使蜀吴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B.伴随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C.在安徽南部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D.迁徙的平民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7 . 高斯得在《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一文中提及“苏湖熟、天下足”。同一时期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有万斛之舟,海路贸易品有瓷器、丝织、茶叶等,如图最能对应这一朝代的是(     
A.B.
C.D.
8 . 开元九年,唐朝下令“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同时规定,丈量核实实际的土地占比,将超过田令规定的田亩登记在册,检括出来以均济无地或少地的农户。这些政策的实施(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推动唐朝赋税制度变革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这些举措(     
A.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B.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增强汉人政治认同
2022-10-12更新 | 1433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虽然人才辈出,但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正所谓“有功者必抑.有权者必夺"。即使偶尔有能人贤者在任,也因议论之多,互相牵制之严,其良谋普策也无法施展,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即是叨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藩镇武将的专权B.宰相权力的分制
C.重文抑武的国策D.君主专制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