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尹达指出,“到了明朝,尤其是正德以后,私人修史数量浩繁、体裁齐备、内容广泛确是其突出特点,也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明朝时期的当代史撰修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私家所修的编年体和纪传体当代史书就有46部,当朝人物传记共108部。明代私家修史(     
A.表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盛行B.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
C.利于发挥史学的经世价值D.旨在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2 . 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记载,自“契卒,子昭明立”开始,至“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止,凡十四世,是先商时期。王国维利用甲骨文资料对《史记》所记——进行考订,发现甲骨文所述商之先公先王世次与《史记·殷本纪》所记相合,从而得出结论:“《史记》之实录,且得于今日证之。”由此可知(     
A.实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靠
C.西汉政府重视史学研究D.实物史料是史学研究必要条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本土货币已深渐向其他区域流通,赵国的布币使用区域、楚国的蚁鼻钱使用区域,均出现了齐国刀币的大量流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秦国铸造了不同于中原各国货币形态的圜钱后,东方各国相继仿铸。魏国迁都大梁后,为了适应与楚国进行商贸的需要,也铸造了以楚国寽为单位的布币。

——摘编自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材料二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与国民党尚有一定的金银储备和实体资产作为货币发行基础相比,人民币问世之初不仅是“负资本”基础,而且是支出收入比将近3:1的深度负债。一年多的时间里物价指数上涨了160多倍。新中国“人民币保卫战”,包括“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等。另外政府还采取了增收节支、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等措施。人民币首先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很快成为全国唯一的稳定货币。

材料三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的行名和面值为主题。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元、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据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货币发展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意义和人民币地位稳定的原因?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4 . 如图是中国北方与南方历代人才比重变化趋势图。该趋势(     

A.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B.反映了文化轴心与政治中心趋同
C.表明人才比重失衡贯穿始终D.体现了南方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家诫”“家训”数量可观,南北各地皆有,据文献可考的至少有80余篇(部)。著名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嵇康的《家诫》、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等。这一时期家训的发展(     
A.是律令儒家化的直接结果B.与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有关
C.体现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D.体现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摄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宋)朱或《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漦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三

据南宋学者洪迈撰写的《夷坚志》记载,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材料二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影响宋代婚姻观念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     
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
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
8 . 从先秦的“雅言”、秦汉的“通语”到隋唐的“汉音”,通行语都是以现今河南洛阳、陕西关中地区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从隋朝开始,江南的“吴音”(苏州白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这表明(     
A.南方的影响力增强B.文化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C.南北之间联系加强D.政治中心影响官方语言
2023-11-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时期,中国扇商察觉到西方人的审美偏好,专门制造出了一种中西结合风格的扇子品种——外销扇,其制造基地设在广州十三行,制作工艺上追求极致的奢华繁复,深受欧洲人喜爱。这表明清朝时期(     
A.中国手工业技艺领先世界B.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较紧密
C.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与交流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2023-11-08更新 | 143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地有遗利,民有馀(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后汉书·章帝本纪》也记载,东汉“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予粮种,各尽地力,勿令游手”。两汉政府的这些做法(     
A.有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为宗族势力的强大埋下隐患
C.扫除了实施均田制的障碍D.客观上造成庄园经济的盛行
2023-11-08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