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史料出处
秦朝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汉武帝至西汉末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东汉前期自中兴以来,匈奴未宾,永平末年,复修征伐。先帝(东汉章帝)即位,务体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范晔《后汉书·和帝纪》

——据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盐铁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秦汉时期盐铁政策变化的一个因素并简要说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唐代,进士考试的难度非常大,能够考中进士的人都是具备卓越的才华和实力的人才。



          图1 唐代前期的进士籍贯分布(局部)             图2 唐代后期的进士籍贯分布(局部)
     (天宝十四年以前,618-755年,总计275人)   (安史之乱以后,756-907年,总计713人)

——摘编自陈正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前期和后期进士分布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变化的原因。
2024-03-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朝的多位皇帝严格执行禁海令,私下进行海上贸易的百姓被视为海盗。但东南沿海的海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总是一批被灭,新的更大的一批又兴起。这反映了(     
A.朝廷海疆政策与现实的矛盾B.政府失去了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C.商贸发展提高了海盗的地位D.倭寇是东南沿海不稳定的因素
2024-02-2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宋时,大量的劳动力涌入采煤行业,煤的产量大幅提升,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之物。在都城内外,官营煤场有20多处,挖掘运输设施多样,工作流程复杂。采煤业的兴盛主要缘于(     

A.开采技术的进步B.金属冶炼和铸造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的发展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2024-02-17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国李悝变法中,要求百姓种田时“必杂五谷”“力耕数耘”,收获时“如寇盗之至”进行抢收,还要求农户“环庐树桑,菜茹有畦”。李悝此举(     
A.体现了儒家政在得民的思想B.顺应了时局发展需求
C.意在强调劳动生产的重要性D.源于劳作方式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2-20更新 | 58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46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2023-11-16更新 | 64次组卷 | 4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推行“官(管)山海”之策;商鞅主张“农战”,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等。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B.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社会转型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8-3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考(开学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