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代重鬼神,礼制比较规范,礼器性质比较明确,礼器上有大量代表性的商代纹饰,有非常强烈的图腾内涵。而西周时期,尤其是中期以后,祭祀活动的器物显得有些随意;到了东周,贵族们甚至将原先的祭祀用器改头换面制作成生活用器。这一趋势说明(     
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B.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C.祖先崇拜氛围淡化D.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2024-03-0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A.导致中央集权的弱化B.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促进经济发展及繁荣D.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取材于释迦牟尼降生的故事,但画中侍女与官员的衣着、造型与盛唐时期的宫女、官员十分相似;敦煌石窟的壁画也多借汉地的人物故事阐述佛学的道理。这反映了唐代(     
A.宗教是绘画的主要题材B.统治者奉行三教合一政策
C.民族交融助推文化繁荣D.文化呈现开放兼容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末年,时任蜀郡太守文翁“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便“欲诱进化之”,自此便有了成都城南的“石室精舍”,即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随即蜀地好学之风兴起。汉武帝将文翁办学经验向全国推广,“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武帝此举旨在(     
A.探索更高效的选拔人才机制B.打造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C.加速儒学向基层传播的速度D.逐渐消解地方郡国并行制度
2024-02-2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据此可知,明清科技(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7 .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重要的制度设计,由表可知这一制度(     
史料出处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无以填之”《史记·吴王濞传》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史记·吴王濞传》
“(梁孝王)府库金钱且直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
A.是当时形势所迫的产物B.导致王国势力超过中央
C.有效吸取了秦亡的教训D.是对西周分封制的回归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以降,历代统治者均高度重视发展对外交往。随着疆域的扩大,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的距离由近及远,从西太平洋地区拓展到印度洋地区。交往的对象——“四夷”,由最初的王朝域内边疆部族,扩展到王朝周边的政权,再到更远的城外地区。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对外交往主要沿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分别从西域、东南亚地区向西延伸。随着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东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主要路线。在官方发展对外交往的同时,民间对外交往始终存在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对外交往的内容。

——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共享太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

材料二   198554日,邓小平会见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吴奈温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这一方针,解决国际问题,解决我们同国际上的问题,也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如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我们的对外政策有了一个调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我们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任何集团。这一政策对于维护和平比较有利。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主要理论依据和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如图所示为其中部分。该遗址还发现了两座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地基遗址以及灰坑468个,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粟灰堆积,厚度为0.3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有2米以上。据此推知,磁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B.原始定居生活出现
C.农业经济十分发达D.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10 . 敦煌飞天壁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艺术形象。它融合了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等多种元素,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形成这种艺术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雕刻技术的进步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绘画技术的精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