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78年成都市新都马家乡出土了一件汉代“驼舞”画像砖,画面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左边人物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相对而坐于一匹高大健壮的骆驼上,一边敲击建鼓(始于商代,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边起舞。该画像砖的内容体现了
   
A.丝绸之路促进欧亚民族交融B.汉代成都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C.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2021-05-12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2 .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我国境内广泛分布,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开始交流频繁,并逐步移植到中原地区,融合到华夏文明中。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
A.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B.发展中存在多源性特点
C.广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D.具有多元一体发展特征
2021-05-08更新 | 40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为某学者绘制的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传播路线图。


——摘编自侯亚梅《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

材料二   在距今35002200年前,欧亚大陆两端东西方文化元素交汇融通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强,此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已经由亚洲北部转换到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绿洲路线,东西方文化、思想和技术通过这条绿洲路线不断碰撞和融合,迸发出创新的火焰,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董广辉、李若《丝路之前的东西方交流》


(1)若要证明如图结论成立,你认为应依托哪种方式获取哪种类型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石器时代到距今2000年前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中国因素。
2021-05-03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此后,考古学家们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文化遗存(见下图)。这些文化遗存所处年代 (  )
A.开始种植水稻和粟B.母系氏族社会出现
C.出现了河姆渡文化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