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人类早期时代,食物采集部落不仅男女平等,部落成员之间也都有着很亲密的血族关系。每一个人都要对他人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也体现在寻找食物、躲避灾难和防御敌人等各种部落集体活动中。由此可见,旧石器时代(     
A.社会组织的实质是协作B.农业生产制约阶层分化
C.血缘关系成为核心纽带D.政治组织已经日臻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学家在辽宁西北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女神庙遗迹,以神庙祭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积石冢组成的基群。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都是一种特权象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原始先民的手工艺水平精湛B.代表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
C.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D.产生了等级分化和神权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023-03-12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中华文明具有(     
A.同源性特征B.多元性特征C.连续性特征D.互补性特征
2023-03-10更新 | 1375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上海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 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是大量同时期的成年死者墓中,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玉器已成为常用器物
C.社会经济繁荣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通过研究河姆渡人遗址,我们发现(     
A.他们生活在半地穴式的房屋B.他们会彩绘陶器,种植粟
C.他们使用打制石器D.他们种植水稻,开始农耕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1个、骨鱼叉2件、骨镞1件、骨笄1件。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A.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D.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