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1 . 据研究表明,甲骨文卜辞中出现的贞人“何”“大”等原本是殷人之外的族邦。殷商建立后,商王则让他们加入朝廷中职务重要的占卜官——贞人的行列。这表明殷商王朝(       
A.通过分封扩大了疆域B.利用祭祀来统合族群
C.王权与外来神权结合D.官僚政治渐趋于成熟
2 . 孟子说:“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此外,“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确立了各级贵族政治与生活准则B.加强了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将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融为一体D.表明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掌控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校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左传·昭公七年》载楚国申无宇的话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臣,谁非君臣。”唐代柳宗元指出:“封建非圣人意,势也。”据此可知,分封制(     
A.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B.采取分土而治是当时的形势使然
C.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记载,殷商甲骨刻辞的内容涉及迁都、农耕、田猎、天气、地理、战争、祭祀、疾病等,他们在长期对自然、天象、气候的观察、记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这反映出商代(     
A.占卜活动影响天文B.呈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C.早期民本思想孕育D.农耕生产盛行精耕细作
2024-04-24更新 | 71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经》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黍稷稻聚,农夫之庆”“漉池北流,浸彼稻田”。当时最重要的产粮区位于(     
A.关中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
C.江淮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
2024-04-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     
A.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C.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
D.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这表明,在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中(     
A.血缘分封促进疆域拓展B.民族交融推动文明发展
C.中原文化领先周边各族D.区域开发强化中央集权
2024-03-25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
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商代王位世系图(部分)。“三公二父”是商王康丁的五位旁系先王,他们经常一起受祀,祖甲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受祀。这些做法表明当时(     

A.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
C.直系血缘纽带关系强化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2024-03-09更新 | 75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A.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B.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D.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