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孔子希望用仁义之学重建政治秩序,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而老子希望效法自然,限制上层的争夺和对下层的控制,从而实现无为而治。这反映出(       
A.百家争鸣中的学术汇流B.儒道两家的对立冲突
C.士人对治世理想的追求D.礼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2023-11-23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郑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相生相胜”C.反对苛政D.“兼爱”“非攻”
2023-07-10更新 | 3112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4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118次组卷 | 7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022-06-14更新 | 8202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为委吏(主仓积出纳),又为乘田(主饲养牛羊),常在贵族家里当些贱职。由此习得当时贵族阶级种种之礼文。郏子来鲁,孔子即从之问古官制。周室东迁,丰、镐旧物,散失无存。东方诸国,犹得存周礼者惟鲁。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

材料二 孔子思想实绾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抟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均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能够“大成其学”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的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从家国情怀的视角指出孔子所具有的品质。
9 .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
A.孟子和韩非子B.老子和韩非子C.孔子和老子D.孔子和墨子
2020-01-01更新 | 43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树恩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08次组卷 | 138卷引用: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