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下图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天下之道》,所圈字样为“天下之守者,民心是守”,以下诸子思想主张中,与图片内容反映一致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C.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D.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春秋末期,某思想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学生将其为人处世之道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据此可知,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A.老子的“无为”B.孔子的“仁”
C.墨子的“兼爱”D.邹衍的五行“相生相胜”
2023-02-25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3 . 孔子有“苛政猛于虎”的评论;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则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为。其共同点是(     
A.试图重构社会秩序B.代表下层人民利益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强调礼法并用思想
4 . 表中反映出的共同社会理念是(     )
著作思想主张
《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
《墨子》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吕氏春秋》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A.天人合一B.天下为公C.民贵君轻D.亲仁善邻
2023-02-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孔子私下里穿的衣服不用红色和紫色;夏天如果见外人,尽管很热穿着“葛服”,也一定要在外面加上一件外衣;如果别家有人去世,去吊丧的时候绝不穿羔裘,也不戴玄冠。每到节日,一定穿正式朝服;凡是斋戒祭祀,一定要穿着布浴衣去洗澡。当时孔子坚持这种生活方式意在(     
A.规范诸侯行为B.迎合封建贵族
C.维护西周制度D.重建秩序社会
6 . 老子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墨子提出“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三人的这些言论都(     
A.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B.否定传统社会秩序
C.说明复古已成为潮流D.具有强烈民本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     
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
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
2023-01-09更新 | 8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将刑书公布于众。孔子认为“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晋其亡乎,失其度”。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存在不同治国观念
C.宗法制影响力增强D.成文法在各国推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戒奢从简D.以民为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