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仁政”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和平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21-05-19更新 | 46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很。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4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6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应城市科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诸子对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论语·子路》中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时期的敬姜教育子弟“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墨子教育子弟“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摘编自何杨勇《先秦儒道墨三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是提出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认为,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创办工业学校,“工业学校应使富人有利可图,使穷人能过上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使青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当·斯密(17231790年)也说:“假使普通人民的儿童有时在学校学习的但于他全无用处的一知半解的拉丁文取消不教,而代以几何学及机械学的初步知识,那么,这一阶级的文化教育,也许就会达到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程度。”

——摘编自徐辉《从生产性到育人性: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的劳动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3-08-29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2019-06-23更新 | 113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2020学年上学期湖北名师联盟高二第一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 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史放到全球视野下考察,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如下的阶段划分。


中华文明的奠基期
第一阶段邦国并立时期文明晤光初现
第二阶段夏商西周文明中心产生和发展
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文明突破

——摘编自周国林《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划分与道路选择》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先秦史知识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
①否定了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       ②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
③表明对道家无为而治的批判       ④反映了儒、法融合的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会有恻隐之心。统治者只需要顺从自己内心的恻隐之心,就能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使“民有恒产”,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认为“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材料二 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以“君权神授”为核心,认为人间的皇帝就是代天意进行赏罚的权威。人民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否则就是反对上天。他还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宣扬“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三纲”“五常”也是天的意志,天的安排。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段练《浅析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的主要不同》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孟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到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2-10-25更新 | 373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墨子提倡“兼爱”,主张“节用”,反对儒家有层次、差等的“仁爱”以及儒家倡导的厚葬和礼乐建设。这主要是因为两者(     
A.所处时代不同B.学术派别不同C.研究方法不同D.政治立场不同
2024-02-17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