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7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思想趋同愈加明显D.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2023-03-24更新 | 609次组卷 | 7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三中、泰和二中、安福二中、井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这表明,先秦时期
A.百家争鸣中有共通之处B.儒学汇集了各家思想精华
C.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D.诸子百家的主张基本一致
4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周初形势图

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该观点也得到了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赞同,他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由此可以看出
A.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特征B.尊老爱幼是人类文化核心价值追求
C.法国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文化具有跨越民族和世界的相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先秦某思想家的著作,其中“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体现了该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言论的是
A.“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2019-05-23更新 | 488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54次组卷 | 8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