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23-06-11更新 | 7554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2023-12-02更新 | 28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天津专用)
3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58次组卷 | 132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
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3-08-14更新 | 13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386次组卷 | 13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七次统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2019-01-30更新 | 4649次组卷 | 11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派主张
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强调以民为本B.期望国家统一
C.关注政治秩序D.力主集权政治
2022-11-05更新 | 820次组卷 | 59卷引用:天津市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A.表明宗法礼乐制度已瓦解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2023-03-22更新 | 852次组卷 | 13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06-01更新 | 5630次组卷 | 111卷引用:天津市郊区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天人合一的观念B.主张义利并重
C.对人与物的关爱D.民本思想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