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
2016-11-27更新 | 1420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文献中有这样的描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据此判断,该描述最可能出自
A.《论语》B.《墨子》C.《韩非子》D.《庄子》
3 . 近代民主政治源自西方,而不是根生于中国的儒家传统,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传统缺乏何种思想(     
A.民有B.民治C.民享D.民本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
B.“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C.“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D.“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6 .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其治国指导思想应不包括(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
C.“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7 . 下列思想流派,对商鞅变法有重大影响的是
A.儒家B.墨家
C.法家D.道家
8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2016-11-21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
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
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
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
10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2016-11-18更新 | 8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