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该时期各学术流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①道家——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②法家一一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③儒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④墨家——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上述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适应统治者争霸需要B.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精神
C.追求理想的政治秩序D.传承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
2024-03-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孟子·梁惠王》中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记载:“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这些思想(     
A.表明当时已经出现统一的观念B.体现了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得益于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影响D.推动了西周以来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2024-02-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的学派所代表的阶层是(     
A.奴隶主贵族B.新兴地主阶级C.下层平民D.奴隶阶级
2024-01-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节用而爱人”“藏富于民”,老子提出“爱国治民”的主张,墨家主张“节用利民”,法家主张“政之所行,在顺民心”。这些主张(   )
A.彰显了诸子思想的融会贯通B.反映了民本思想的主流地位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D.解决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也提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他们的共同追求是(     
A.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D.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6 .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担当起拯救苍生的历史重任,重新构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由此出现众多学说、学派,提出各自主张,彼此论战辩驳。后世将此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称为(       
A.礼崩乐坏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D.以礼入法
2023-11-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墨子》中说,“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聩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这些主张(     
A.旨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加快社会财富积累
C.源于先秦小农经济的发达D.否定了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8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196次组卷 | 117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     
A.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B.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
C.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D.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
2023-10-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7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