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根据《新全球史》一书的讲述,摘录形成以下表格

特点观点
儒家孔子的思想是关于道德的、政治的,……他认为政治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行为举止要符合传统规范。
道家道家学者把全部精力放在思考和内省上,希望借此理解统治世界的自然法则,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不再参与他们不懂或者无法控制的事情的话,就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和谐。
法家法家思想致力于寻找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方法以实践性强和冷酷无情著称。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佛教热潮。是时,“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


(1)请你根据材料一整理结果,继续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右面部分,并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主张及目的,并分析其思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背景和目的。
2 . 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思想家

基本观点

孟子

提出君舟民水理论

老子

主张“兼爱”“非攻”

荀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A.甲B.乙C.丙D.丁
2023-12-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阅读教材P9-13,完成战国变法和百家争鸣知识表格填写
战国变法变法的必然性
变法内容
变法影响
百家争鸣背景
内容
意义

2022-08-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由表格内容可知
人物出处言论
孔子《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墨子《墨子》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
商鞅《商君书》“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荀子《荀子》食者,国之宝也
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
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为战国末期吕不韦所编著的《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家文献的征引情况统计(单位:份)。据表可知,这一做法(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351311
A.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B.奠定了政治变革理论基础
C.反映了思想发展潮流D.消弭了各家学派思想隔阂
6 . 阅读下表。
人物思想
孔子修己以安百姓
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墨子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B.代表新兴阶级的政治诉求
C.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D.表达广大平民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派主张
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强调以民为本B.期望国家统一
C.关注政治秩序D.力主集权政治
2022-11-05更新 | 820次组卷 | 59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先秦时期有关儒家礼乐的一些记载。由此可见,儒家注重礼乐旨在
史料出处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乐记》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
故乐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A.为儒家思想提供历史依据B.维护周天子君主集权统治
C.倡导和规范社会伦理秩序D.适应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0 . 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力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A.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B.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
C.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D.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