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
A.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君主无为而治
D.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3 . 先秦诸子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 . 先秦诸子“因应时代的变局,而表现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思想立场:第一,对崩溃中的旧制度与传统保有孺慕之情,……第二,在承认现状的前提上,为新制度催生;……第三,厌弃人为制度……”,第二种思想立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5 . 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A.老子—儒家
B.庄子—法家
C.孟子—儒家
D.韩非子—墨家
2018-11-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顺势而动”的学者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0次组卷 | 9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涟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
A.儒、道、法、墨
B.道、儒、墨、法
C.道、儒、法、墨
D.道、墨、儒、法
2018-11-05更新 | 167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