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是哪一家的观点?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019-02-13更新 | 320次组卷 | 23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
2019-01-30更新 | 159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精编版)
2010·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019-01-30更新 | 665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2019-01-30更新 | 1298次组卷 | 55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2019-01-30更新 | 971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9-01-30更新 | 347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7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已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2019-01-30更新 | 1935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
2019-01-30更新 | 4256次组卷 | 8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9 .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76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10 .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具体指
A.诸子百家争鸣B.私田大量开垦
C.商人地位提高D.诸侯重视教育
2019-0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18卷引用: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