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发行的特种纪念币。币值中的主人公可能在宣讲
A.仁政学说
B.三纲五常
C.阴阳五行
D.天人感应
2019-11-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2 . “儒家文化”在英文中写为“the Confucian culture”,其中“Confucian”是指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2019-1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3 . 画像中的孔子
观察以下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画家所绘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问题
(1)这三幅画像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这些画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反映出后人对孔子的历史记忆有何共同之处?
(3)你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画像的史料价值?
2019-11-0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4 . “这一时代和印度的佛陀时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正好相当,有人把世界史上的这一时代称之为‘轴心时期’。”“这一时代”中国正值
A.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
C.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D.罢黜百家并独尊儒术
2019-11-0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6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5 . “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之功立矣。”《袁子正书礼政》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儒法对立
2019-11-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6 . 儒学的嬗变

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淑世安民的情怀,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叙述孔子及儒家思想在20世纪初之前的历史命运。
7 . 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如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 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里的“礼”泛指
A.钱财礼物
B.等级秩序
C.血缘伦理
D.儒学源流
2019-10-2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二校2016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有两个源头,即
A.礼与法
B.道与法
C.礼与乐
D.农与商
2019-10-2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二校2016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
儒家“礼治”A        
法家B        “后世”时代
道家“无为而治”C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①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②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