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78次组卷 | 23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7次组卷 | 90卷引用:真题模拟题分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4 .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其散文的特点是
A.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B.推理与叙事相结合
C.严肃凝重,深沉慷慨
D.政治色彩浓厚
5 . 古代韩非子主张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其“法制“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绳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2018-08-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6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38次组卷 | 138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06-01更新 | 5653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2018-03-05更新 | 42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B.“行仁政,民之悦之”
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燔诗书,游学之人
2018-01-19更新 | 360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