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墨家、儒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该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17-08-28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可见,先秦时期的三家思想
A.君民关系方面没有区别
B.都主张开明君主治国
C.都把育人的道理摆在首位
D.都体现出正身修心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017-07-04更新 | 418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由此可知
A.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
B.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
C.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
D.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
2017-06-04更新 | 5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7 . 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9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016-1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子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的做法与下列哪一思想相关
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