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曾下诏,“法度量则不壹款疑者,皆明壹之”。近年来,刻有秦始皇诏书的各种衡器和量器时有出土,且出土地分布广泛。上述衡器、量器的“出土”,说明秦朝
A.注重发展商品经济B.注重规范政府行政
C.重视巩固中央集权D.积极拓展国家租赋来源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柳宗元(773年—819年)《封建(分封)论》

材料二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方今郡县之敝已极…… 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1613年—1682年)《郡县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柳宗元和顾炎武关于有效治理地方主张的异同点。结合时代特征,评述柳宗元的主张。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柳宗元和顾炎武对这种变化趋势有何共识?
3 . 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途中,马匹踩死了一位小孩后扬长而去。小孩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应该(     
A.找御史大夫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D.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
4 . 史载,在秦朝,“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到汉初, 则“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这一变化说明汉初
A.君主专权局面形成B.皇权威势相对削弱
C.丞相地位遭到削弱D.丞相摆脱皇权束缚
5 . 上古帝王多有巡狩传说,秦统一后,秦始皇的巡游天下之举被视作对上古圣王的仿效,他将 出巡时间定于“中月”,这与上古帝王出巡时间的选择相合。秦始皇此举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缓和了秦朝的社会矛盾
C.保证了地方政局的稳定D.彰显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天子权力来源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2021-03-29更新 | 2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就秦始皇泰山封禅说:“秦始皇如此热衷于封禅,多次东巡,并死于东方的沙丘,除了政治需要这个重大原因,是否其意识中也有如现代人所流行的,寻根,的要求呢?”该学者认为,秦始皇泰山封禅之举旨在
A.决心统一多元文化的局面B.借助神灵维护政治的统_
C.极力向东方拓展秦朝疆域D.寻求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8 . 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地方秦国原有的地万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而且,地方官官僚在长期发展中,各自形成了很大的势力范围,不容许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染指其利益。这形势
A.导致世袭制度不断走向灭亡B.催生了郡国与封国并立局面
C.促成了郡县制的实行与推广D.埋下了秦朝短暂而亡的祸根
9 .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2021-02-02更新 | 377次组卷 | 212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秦朝的九卿有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宫廷警卫的郎中令,宫门屯卫的卫尉,掌御用车马的太仆,掌刑法的廷尉和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生活供应的少府等。这表明秦朝
A.皇帝制度最终确立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具有家国一体观念D.形成分层管理的中央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