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最大的制度变迁,当属国体之变,也就是从封建制到帝制。西周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封邦建国,各个封国的政治、经济相对独立,按照宗法制,诸侯彼此认同,并尊周王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宗法政治秩序被打破,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皇帝制度,“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中国进入帝制时期。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2年,帝制在中国持续了2133年。两千多年的帝制,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怎样延续王朝统治,这是皇权的安全问题;第二,怎样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是中央集权的问题。在这两个兴亡攸关的问题上,帝制国家一直处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从史出,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4次组卷 | 45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2023-10-11更新 | 89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4 . 史学家们指出:秦朝经过十多年的统一行动,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但是,统一中国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完结,而意味着历史的全新开始。下列项中,体现秦朝“全新开始”的表现是(     
①皇帝制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②奠定了封建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③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④实现国家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时期,官营匠局被要求每年检查、校准他们的重量、尺寸单位及平衡器,所有既定的工具被要求有一样的长度和宽度。匠局或者店铺,以及负责的官员都把标志镌刻或者附加在器具底部,作为他们遵守统一规范的保证。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一举措旨在(     
A.整顿社会风俗B.统一制作规范C.巩固国家统一D.提高行政效率
2023-07-27更新 | 361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如文书的发收、拆封、管理、整理记录传递等。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为小篆的同时,对隶书也大力提倡,这些做法的意图是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全国思想统一
C.提高国家行政效率D.表明官僚政治确立
2023-05-13更新 | 505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7 . 统一六国后,秦王朝为了“行同伦”而开展大规模的“整饬异俗”活动,“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这一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规范了纲常伦理
C.传播了儒家思想D.增强了文化认同
8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日益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4)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     
A.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B.地方治理有利于君主集权
C.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D.专制暴政与秦朝灭亡无关
2022-09-23更新 | 997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封建割据,关卡林立,这些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在此期间,秦消灭了六国共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的事业。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制政治体制,推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当时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各朝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创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