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

材料一秦始皇长城

《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

材料二《东亚时局形势图》

《东亚时局形势图》也称《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下图作者用犬、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还有代表清政府的四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一个正寻欢作乐;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了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还有一个人在马旁练武……据传作者还在漫画旁边写下了“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的诗句。

(2)上图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政治时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9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艰苦努力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救国方案和行动。

材料三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三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018-04-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年高三3月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根据图可推知当时(     

秦郡形势图
A.南方地区郡县势力逐渐超过北方B.黄河流域社会动荡及战争频繁
C.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水平存在差距D.郡县制的实施引发了新的矛盾
2024-08-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湖南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遗址出土部分秦代竹简,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图。这些内容可以用于研究秦代(     
第一栏:南阳户人荆不更蛮强
第二栏:妻曰赚
第三栏:子小上造□
第四栏:子小女子驼
第五栏:臣曰聚
伍长
注释:
南阳,乡名或里名;
户人,即户主;
荆,楚地,表明户人出生之地;不更,秦爵第四级;
蛮强,人名。
①监察制度②户籍制度③赋役制度④什伍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7-01更新 | 19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片中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时期,说明判断的理由。
(2)概括图4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2024-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秦和西汉时期“山东”“山西”的世风

材料一   世风即社会风尚,是指某一时期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众共有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汉代的“山东”、“山西”,又称“关东”、“关西”,乃是指华山和函谷关东西之地。山东主要包括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以及湖南、湖北诸省;山西主要包括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在西汉的四十六位丞相中,仅有李蔡、公孙贺等极少数人出身山西,且这些人也大多是以军功卓著登上丞相之位的。山东丞相至少有将近四十位,且大都是治国理民的文臣。秦代和西汉时期的将领,除开国功臣之外,大部分是山西人。“秦将军白起王翦。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苏武、上邽·上官桀、赵充国、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

——摘编自史建群《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性特征》

材料二   西汉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和西汉时期“山东”“山西”的世风。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和西汉时期“山东”“山西”的世风作出合理解释。
2024-04-24更新 | 4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的细节:秦汉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活细节信息来源
衣着楚人的冠服不同于北方,刘邦乃楚人,喜欢小冠短服。秦俑的冠服,都是军装,但结发形制却有不同的种类。汉人衣服宽博,至于仆役一类的人物,显然衣袖比较狭窄,其故在于方便工作。成都都江堰出土的持锸石人,则是短装,上下衣均为短制,衣襟对叠,也不甚宽博。文献;出土文物
烹饪在东汉之前,中国人处理麦类食物,基本上是以粒食为主,或蒸或煮,炊成麦饭。到东汉时代,中国人先前从西域学来的粉食方法已经十分普及了,于是东汉出现大量水碓、水磨,都是为了将麦粒击磨成粉。汉人画像石,常有饮宴图及在厨房做菜的题材,宴席前也只见供膳的器具,例如杯盘匕匙,不见先秦鼎镬之类的炊具。汉人明器中,灶为常见,越是后期的灶,灶眼越多,灶面的料理面也越大。文献;画像石;明器
饮茶茶的原产地是中国西南部,汉代王褒的《僮约》中记载,四川武阳的茶已是商品。文献
屋宇晁错奏议,边郡移民区,应有居室的安排,其标准格式是一堂二内。汉代一般民居,似即如此布局。从明器的屋舍模型判断,长宽比例,也足以容纳一堂二内。云南石寨山滇国铜器群,有干栏式的房屋模型。文献;明器
交通秦汉时期,陆路有车马、水路有舟船。大率乘人的车以单辀驾于车辕,以马拉车。载重的车辆,双辕夹在拉车的牛身两侧。长江、珠江流域有很多造船工场。文献;画像石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南地区位置图

中国西南地区紧邻南亚和东南亚,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其由众多山脉、高原、河流和湖泊组成。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秦岭山脉等山脉交汇于此,形成壮丽的山峰和峡谷,蕴含了丰富的水力、矿产、动植物、地热等资源。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影响了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塑造了不同民族群体的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高山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而低地和盆地则适合农业和贸易发展。

——摘编自方守永《西南边疆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关系及其对地区稳定的影响研究》

材料二   秦汉至建国后西南地区发展史

时期

西南地区发展情况

秦汉至蜀汉

秦代开发了四川,汉代打通西南夷。许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各自独立生活。

唐代

设置剑南节度使,中央没有充分掌控;吐蕃、南诏政权深入,并容纳汉族移民。西南中国一方面自成局面,另一方面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比较密切。

明清

一方面延续着过去的土可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断改土归流,逐渐将原本汉人不多的西南部,转化为交通要道上几乎由汉人占满,只有山地和谷地留给土著居民的局面。大力推进以儒学教育为中心的文化教育活动。

抗战

国民政府组织高校、工业内迁,“高端移民”进入云贵,同时在云南布置重兵,借由滇缅公路为抗战中国“输血”,西南转而走向中国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建国后

三线建设将诸多产业和国防设施迁入西南。高铁路线的铺设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打造了地理空间和数据空间的连通,西南部不再是崇山峻岭中自成一局的地区。以尊重民族文化为基础,不断增进对集体、民族、国家的认同。

——摘编自许倬云:《经纬华夏》,第219-223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地区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说明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治理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政府经略西南地区体现的治国理念。
2024-05-08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前期形势图(1820年)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划分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的历史阶段,并概括每个阶段疆域变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推动疆域扩张的因素,并选择其中一种因素展开说明。(要求:写明展开说明的因素,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和“起事之地”。纵览天下,在地形和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根本之地”非关中莫属……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紧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罪三年(公元前114年)推行“广关”政策。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函谷关东移,同时关中的东北界也由临晋关(即蒲津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至太行山一线。

——摘自韩茂莉《大地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将全国划分为6大行政区,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大行政区建立军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流散的较大股匪有470余股13万人。为稳定社会秩序,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开展了斗争。195010月,西北局领导发动群众为前线增加生产,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1951年底,陕西、甘肃、西安等市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除新疆外其他都代行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经过土改的陕、甘两省,有2714个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项举措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权,推动了人民政府的各种工作。

——摘编自梁越兰等《习仲勋对建立和巩固西北人民民主政权的贡献》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秦国为经营“根本之地”推行的举措,并分析秦统一所利用的“天下之势”和采取的“人的谋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的“广关”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分别简述其意义。
2024-05-08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如图可推知当时(     

                                                  秦郡形势图
A.南北方人口与经济水平存在差距B.黄河流域社会动荡及战争频繁
C.南方地区郡县势力逐渐超过北方D.郡县制的实施引发了新的矛盾
2024-03-04更新 | 46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