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汉朝(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吸取秦亡教训B.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发展繁荣D.中央集权强化
2022-12-03更新 | 51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高级中学、盘湾中学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人”称谓始见于楚汉相争之时,其指汉王刘邦一方人员之统称,还不具有族属和文化含义。随着西汉政治、文化和族源历史整合的推进,到汉武帝时代,与“诸侯人”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汉人”完全被融政治、文化、血缘和族群于一体的广义的“汉人”所取代。在整体意义上完全具有族别功能的“汉人”认同产生的同时,“中国一体”的国家意识也开始凸显。

——刘志平《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


(1)依据材料,指出“汉人”含义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以行政区划而言,元朝统一后,边疆和内地在管理上存在差异,但又有相通之处。内地设立州县,云南也实行州县制,但普遍用土官任职;藏族地区未采取行省制度,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有实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设官命职、开辟道路、建立驿站、清查户籍等等。汉、唐等前代中原王朝尽管一度也拥有广袤的版图,但是这样的版图维持时间并不长久,控制手段的不足和外患的存在加剧了边疆离心倾向。而元朝未发生过某一地区脱离统治的情形,它稳定统治了中原和边疆一百多年,始终保持辽阔的版图。

——摘编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2)依据材料,概括元朝大一统国家的治理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①经西昌、泸沽,进入彝族同胞聚居的地方。我们坚定地执行毛主席规定的民族政策,与沽基族首领结盟修好;并使老伍族中立;对受蒋介石特务支持利用,不断袭击我们的罗洪族,则反复说明我们是帮助少数民族求解放的。就这样依仗党的民族政策,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赶到安顺场渡口。

——《刘伯承回忆录》(1981年)





19355月,为顺利通过彝族区,中革军委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③长征亲历者黄镇于19355月创作《红军彝族游击队》,描绘了红军长征进入彝族地区,得到彝族沽基家族的支持,成立了中国红军彝民支队,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3)分别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依据史料,说明其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

以下表格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开展的民族工作。

序号史事
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由国家整理出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8年,新疆仅有1个民航机场、9条区内航线。2014年,已建成运营16个民航机场,开辟了155条航线,成为中国拥有机场数量最多,开通航线最长的省区
截至2014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依托援疆省市累计引进各类合作项目6482个,到位资金8277亿元
截至20159月,新疆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0
2012年至2022年,在中央支持下,西藏接待旅游人数从1058.39万人次增加到3002.7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26.48亿元增加到407.07亿元
截至202311月,西藏累计建成5G基站超8700个,发展5G用户184万户,实现所有乡镇5G网络全覆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从上表中任选两个史事,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对主题进行说明。
2024-01-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每一社会历史事件都不是彼此分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社会总体之中,如果把某一历史事件抽象出来,孤立加以考察,那么就无法领悟其真实含义。

——都本伟《思哲论史》(哲史卷)

知识板块相关史实
中国古代史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百家争鸣、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推恩令、盐铁官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朝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四大名著
中国近现代史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世界史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根据上述材料,从表格中选取三个有内在关联的史实,自拟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列出所选史实,主题明确。并围绕主题,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合理论述)
2023-02-06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匹配不正确的是(     
A《史记》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年历史
B《上林赋》汉赋,司马相如所作,文体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神农本草经》东汉时的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周髀算经》西汉初成书,记载了求日高的方法,引用了勾股定理
A.AB.BC.CD.D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试从文化、经济现象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1-02-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2020-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8 . 统一与分裂

材料一:历代统一时间起讫表

第一标准统一时间

第二标准统一时间

传统标准

年代起讫

1759AD——1840AD(清)

221BC——209 BC(1)


108 BC——22 AD(西汉)
50 AD——184 AD(东汉)
280 AD——301 AD(西晋)
589 AD——616 AD(隋)
630 AD——755 AD(2)
1279 AD——1351 AD(元)
1382 AD—— (3 )(明)
1683 AD——1850 AD(4)

221BC-220AD


589AD-906AD
1279AD-1911AD

合计

81年

950年

1389年

材料二:清王朝中国终于形成了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空前统一的国家。

材料三:统一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们所要讨论的统一是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文化、民族、语言、风俗、经济、思想、宗教、血统甚至地理环境等等的一致性或整体性。

材料四: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中,皇帝或政权的首领集中了最高权力,有权支配自己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力和物力,所以统一的范围越广,能够集中的人力和物力也就越多。相比之下,分裂或分治政权可以支配的人力和物力要小得多……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思想活跃、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名存实亡,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国家,大小政权并存竞雄。一次是在本世纪的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名义上存在统一的中华民国,实际上北京的政府政令所及不过数省,其余则由各种势力控制或占据,还有国中之国的列强租借和势力范围。

——摘自《统一与分裂》葛剑雄


问题:
(1)将材料一表格的(1)(2)(3)(4)填写完整。
(2)材料一中计算出的统一时间比传统说法短得多,根据材料说明作者的划分分裂与统一的第一、第二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3)你能从材料四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统一与分裂的看法。
2020-05-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9 . 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填写在表格里
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
张骞出使西域
科举制的建立
礼乐制度的创设
百家争鸣的出现
孝文帝改革
东亚文化圈的建立
赤壁之战
焚书坑儒
内外朝制的出现

2019-01-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中人物的思想主张,填充下列表格

人物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王守仁李贽
时代春秋战国西汉北宋明朝明朝
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未被统治者重视而在汉代却取得独尊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弱肉强食,在纷争的局面中,统治者需要的是能迅速促使政权强大的方略,而儒家的思想以柔和为其特征,不适应统治者争霸和国家统一的需要,因而不被重视。西汉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强盛,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发展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试分析程朱理学形成的社会存在因素。

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学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而宋代“重文”的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出发,发展了儒学思想,从而创立了程朱理学。

(4)同处明朝时期的王守仁和李贽,为什么在思想上形成尖锐对立?

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由于阶级立场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决定其思想的差异性甚至对立性。明代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同时,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窠臼。他们鄙视礼法,要求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愿望。著名思家李贽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而王守仁则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力图以心学更新理学。

2018-01-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自测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