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汉初,盐仍由民间自由生产经营,一些地方势力完全掌控该地区盐的产销,如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武帝时期,盐的产销模式变为“民制一官收一官运一官销”,且明令禁止百姓私自煮盐。这一变化(     
A.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B.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
C.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开支
2 . 研究发现,关于秦“严刑苛罚”的说法多来自于汉儒。陆贾在《新语》中说秦“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暴虐为天下始”晁错说秦“法令繁惨,刑罚酷暴”董仲舒说秦“贪狼为俗”等。这些说法(     
A.证明秦亡于严刑峻法B.准确揭示了秦朝灭亡原因
C.受特定历史环境影响D.缺乏事实支撑没有可靠性
3 . 自古以来,边疆、民族治理思想便与社会思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夏意识产生以来,“夷夏之辨”便成为主导和决定边疆理念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族群之间的现实竞争。春秋时期,孔子把区分夷夏的标准由血统改为礼术,从而使传统观念中不可跨越的夷夏之别具备了松动的可能,使得夷夏之间的互转成为可能。孔子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礼记·曲礼》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孟子亦称:“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

材料二   随着新儒学整合的不断深化,董仲舒的边疆理念表现出强烈的“有为”倾向。董仲舒提出了“王者爱及四夷”的观点:“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四夷亦属天下、万物的范畴,王者有爱其之权利,亦有爱其之义务。爱及四夷,体现了身为王者主动施爱于四夷的积极心态。至汉武帝之世,华夏族群即将完成最后的整合与重建,爱华夏于内的任务基本完成,爱及四夷成为新的时代使命。董仲舒所强调的“大一统”思想,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是其边疆观念的理论基础,与汉武帝的政治需求有着高度契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新儒学转向与汉武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1)概括先秦至汉代儒家的边疆思想倾向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政治实质。
(2)说明董仲舒边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3)从魏晋至清中叶任选一个时期,试举一例说明社会思潮对边疆或民族治理的影响。
4 . 秦汉之际,虽然有过焚书的举动和挟书的禁令,但思想家一直没有停止过思索,他们依然在政治压力下活跃并奋发有为。其结果是(     
A.首创大一统国家理论B.黄老学说成为治国思想
C.秦代政制遭到了否定D.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     
A.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2022-08-21更新 | 61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人之主大,天地之参也”“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君子(一般指高层)是社会民族的栋梁,可以驾驭万物,自然也就是人民的父母。由此可知,董仲舒(     
A.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B.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
C.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2022-08-10更新 | 6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前期,流民多为豪族商人所用,是谓“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后期,“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流民与日俱增,以致“田地日荒,城郭空虚”之事频繁发生。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社会救济与优抚机制的失灵B.国家专营政策存在一定弊端
C.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D.人地矛盾加剧导致流民增多
2022-06-27更新 | 3145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被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虽然此役最终得以解困,但是匈奴强大而精良的骑兵使得汉统治者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草原文化背景下精心培育的远途快速骑乘军马面前,汉代国马成为不堪一击的劣马。汉景帝时期,在秦代国家牧苑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大批培养国马。汉武帝即位后,以“天马”为蓝本的西域名马、乌孙马、大宛马随之被引入进来,国马的种群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汉军的移动能力随之增长,使得其突破长城的保守型防御而北上西进,构建了汉帝国的幅员辽阔。

——摘编自尚永琪《国马资源谱系演进与汉唐气象的生成》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的三次大战简表

公元前127匈奴南进,汉派将军卫青击匈奴汉收复河南地
公元前121汉派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匈奴南进,杀掠无度。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征汉大破匈奴军,匈奴北徙漠北

——摘自《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根据材料一,总结汉代改良国马谱系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国马谱系改良的影响。
9 . 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有(       
A.推恩令             五经博士       刺史制度       九品中正
B.大一统             中外朝制       黄老无为       均输平准
C.盐铁官营             独尊儒术       党锢之祸       凿空西域
D.河西四郡             贤良方正       春秋决狱       算缗告缗
2022-05-04更新 | 88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2022-04-26更新 | 937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三校(惠阳中山中学、龙门中学、惠州仲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