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边患问题的解决
C.政治中心的东移D.治国思想的变化
2 . 下图是汉初异姓诸侯王分布示意图,异姓诸侯王分布区与汉中央控制行政区整体上呈东西分布。这一示意图可以从侧面说明(     
A.异姓王间的关系B.楚汉战争的形势
C.汉初经济恢复情况D.少数民族地域分布
2023-05-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形,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四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

材料一:汉初,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张良建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他们还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诸侯有变,则可具百万之众,顺流而下,平定叛乱;即使不能平定叛乱,还可固守关中,“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后刘邦采纳娄敬、张良之策,从洛阳迁都关中。

材料二: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

西汉新旧函谷关示意图

——摘编自胡方《汉唐时期长安、洛阳之间地域空间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变迁并分析原因。
2024-03-09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02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6 . 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a-④、b-②、c-③、d-①B.a-④、b-③、c-②、d-①
C.a-④、b-③、c-①、d-②D.a-①、b-②、c-③、d-④
7 . 如图是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据图可知
A.丝绸之路是汉朝和匈奴之间对抗的产物
B.罗马帝国和汉朝建立了直接的商业往来
C.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以管理中外贸易
D.丝绸之路水陆并举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圈
2022-05-30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十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