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汉军再次深入漠北出击匈奴后,“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后来又将“关东贫民徒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汉武帝推行这些举措旨在(     
A.打通陆海对外交往通道B.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C.平定地方分裂割据势力D.推广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01-1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B.官学取代私学
C.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D.汉代教育普及
3 . 汉代《盐铁论·本议》提到,百姓为完成官府规定的任务,倾其所有,且“贱卖货物,以便上求”。官吏们“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由此可见,汉代的均输政策(     
A.增加了百姓负担B.保障了商人利益
C.维护了小农经济D.平抑了市场物价
4 . 如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壁画,壁画上的题记明确提到“前汉(西汉)……使博望侯往西域大夏国”,该“博望侯”是(     
A.董仲舒B.卫青C.霍去病D.张骞
5 . 汉初,盐仍由民间自由生产经营,一些地方势力完全掌控该地区盐的产销,如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武帝时期,盐的产销模式变为“民制一官收一官运一官销”,且明令禁止百姓私自煮盐。这一变化(     
A.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B.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
C.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增加了政府财政开支
7 . 汉代初年“诸侯皆赋”“国所出有皆入于王”。但是到景、武时期,取消诸侯王的治民权,仅仅给他们保留“衣食租税”的经济利益。这一改革旨在(  )
A.推进赋税改革B.推广郡县制度
C.加强封建皇权D.加强中央集权
8 . 汉武帝征召董仲舒,破格任用主父偃,重用酷吏张汤,拔卫青于奴仆,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咸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为治粟都尉,招募张骞出使西域,史载“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武帝的用人之举(     
A.契合“有为”的时代主题B.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象
C.表明察举制的作用明显D.旨在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9 . 汉武帝统治时期,不断征伐四夷,仅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后,便“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此外,汉武帝还赏赐无度、极尽奢靡,以致出现倾尽府库也难以填补“兵甲之财、转漕之费”的情况。这些现象(     
A.标志着西汉王朝的由盛转衰B.客观上推动了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是当时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D.反映了当时国家经济调控能力较弱
10 . 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两汉时期,促进这次文明交流的主要媒介是(     
A.丝绸B.陶瓷C.造纸D.医药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