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自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刺史开始在常住地方设立固定治所。下表是东汉部分刺史治所与所在郡国的治所情况。这样的安排(     
刺史豫州刺史扬州刺史凉州刺史
所在郡国沛国九江郡汉阳郡
郡国治所阴陵
刺史治所历阳
A.意在保障有效监察B.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混乱
C.强化了郡国的实力D.说明更重视对郡的防范
2 . 汉代重视发展私学,下表为汉代私学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政府重视发展私学主要是为了(     
阶段主要学习内容
蒙学教育识字教育,多为姓氏、衣着、饮食等方面的日常用字
经书学习《孝经》《论语》《诗经》《尚书》等
专经教授经学、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卜筮之术、医学等
A.凸显儒学独尊地位B.培养人才综合素质
C.加强基层民众教化D.创新教育实施路径
3 . 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     
时间主要事件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
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
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4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5 . 下表是汉武帝在西北地区采取的举措。这些举措在当时(     

举措

内容

举措一

由酒泉至罗布泊修筑了长达1000多千米的长城烽燧

举措二

汉代的敦煌郡长达300多千米的防线上,依次从西到东分布着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和宜禾都尉三个都尉的驻防军队

举措三

敦煌郡有“脱置(游驿接待机构)九所,传马员三百六十匹”

举措四

在轮台、渠黎置使者校尉率成卒数百人屯田积谷

A.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B.抵御了中亚诸国对汉朝的侵扰
C.阻挡了匈奴等族对内地的移民D.有利于保障中外间丝路的畅通
2023-05-12更新 | 48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西汉后期,郡的数量增加到83个,郡的大小相差很大。下表为公元1年——2年的统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郡的数据。这说明(     
郡名登记的户登记的人口
颍川(面积最小的郡之一)4324912210 973
牂柯(经营西南夷,面积最大的郡之一)24219153360
敦煌(在偏远的西北地区)1120038335
河东(位置居中)236896962912
A.政府全部接管了王国的领地B.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西汉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D.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2023-05-07更新 | 566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下观”是中国古代儒家精英用来处理内政外交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下表是中国历朝代表人物的天下观。

时代人物观点
春秋孔子周“承天命”而代殷之后,以周为核心,建立起一个王畿居中、诸侯屏藩、邦国和四夷在外的“天下秩序”。
西汉董仲舒以汉为中心,建立一个由近到远而依次由国、诸夏和夷狄组成的等级制的汉代大一统“天下秩序”。
唐代唐太宗秉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奉行“夷夏如一”“华夷一体”原则。其声称:“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明代朱熹在“大一统”和“华夷之辩”两个方面均奉行温和立场。坚持“分内外”“严华夷”,不征远方。
明清之际顾炎武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有德者治天下,圣人并非出自一地华夷一体,无华夷中外之分;以文明论种族。

——摘编自周桂银《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

依据材料,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天下观”,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11-02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两汉时期部分铜镜中的铭文辑录。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年代

铭文

西汉中期

必忠必信,久而必亲;不忠不信,久而自穷

西汉晚期

内请(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塞而不泄

东汉早期

贤者戒己仁为右,怠忘(荒)毋以象君子,二亲有疾

东汉中期

葆长命兮寿万年,周复始兮传子孙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B.外儒内法思想得到推崇
C.主流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儒学逐渐渗入基层治理
2023-07-17更新 | 42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孝悌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根深蒂固,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倡孝道。汉代统治者更是公开声明“以孝治天下”。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人物的事迹。

姓名事迹
铫期铫期……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徇蓟
江革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太守尝备礼召,苹以母老不应
李昙李昙字云,少孤,继母严酷,昙事之愈谨,为乡里所称法。养亲行道,终身不仕
王琳汝南有王琳巨尉者,年十余岁丧父母。因遭大乱,百姓奔逃,惟琳兄弟独守冢庐,号泣不绝。弟季,出遇赤眉,将为所哺,琳自缚,请先季死,贼矜而放遣,由是显名乡邑。后辟司徒府,荐士而退

——摘编自《后汉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一部分分类突破题型2开放探究题类型1提取信息说明类
10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123
朝代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____________

(2)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3)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
①大臣甲所在机构____;乙所在机构____;丙所在结构____
②执行方案A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B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C的部门____
(4)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4-0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