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在董仲舒及其汉代思想系统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有机整体的宇宙图式。他意在强调
A.汉代儒学禁锢思想B.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C.顺应自然生活理念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 . 有学者分析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潮指出:“外在的宇宙仍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式的概念所表述……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解释系统,于是就用它作为理解和处理天地人神一切问题的内在理路,由此衍生出种种知识与技术。”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汉代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B.天人感应起源于当时社会思潮
C.儒学独尊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D.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1-08-31更新 | 7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置”是汉代邮驿系统的一个行政单位跟“亭”“邮”“驿”类似。如图为汉代敦煌邮驿系统示意图。这可以佐证此时期

A.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B.与西域地区交流频繁
C.对西域地区直接管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急就篇》是西汉后期官方颁布的学童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其中,“姓氏名字”部分记录了不少常见姓氏和名字。

20世纪,位于河西走廊的汉代居延要塞遗址先后出土三万余枚简麟,内容起自西汉中期,止于东汉中后期,统称居延汉简。

有学者发现,《居延汉简》所载人名与《急就篇)相合者约30个。这些汉简所载人物,有的籍属边郡,有的来自内地(如表所示)。

表:《居延汉简》与《急就篇》人名互证(部分)

《急就篇》《居延汉筒》所裁“姓+名”“职街+(姓)名”“籍贯+姓名”
宋延年京兆尹长安南卫张延年、河阳里张延年、“第五隧长”赵延年、沛鄢山苍县蔡里赵延年、田延年、吕延年
卫益寿卜益寿、李监寿
周干秋周千秋、朱千秋、傅千秋、蕭千秋
高辟兵霍辟兵、“尉史”辟兵
郝利亲冯利亲、卢利亲、丁利亲
冯汉强“甲集侯”汉强
景君明游君明、任君明
董奉德丁奉德、司马奉德
由广国“从史”广国、“守城尉”广国
曹富贵“宜昌侯”王富贵
减罢军“饼庭长”罢军、苏罢军
郭破胡丁破胡、“万世隧长”破胡、“甲渠侯”破胡
左地余胡地余、孙地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汉代人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1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时期,民间碑刻对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内容玄远不经;对近世祖先的描写则强调支系流布,但未必真实;对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有无和高低为准,如实书写。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长期稳定B.经学世家崛起
C.历史记载断裂D.官僚政治确立
6 . 西汉初,丞相选用列侯(列侯:一种爵位,在中央任职)充任,汉武帝时不用列侯为相,而是在确定丞相后才封侯,东汉光武帝则干脆废除丞相封侯的制度。这一变化
A.极大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C.说明内外朝制度正不断完善D.旨在防范权臣加强君主专制
7 . 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B.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加强
C.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D.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
8 . 董仲舒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 ”这一论述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B.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C.希望君主实行“仁政”D.探讨历代王朝兴衰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