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西域都护

材料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初置。”《汉书·郑言传》载:“自元狩(汉武帝年号)之际,张骞始通西域;至于地节,郑吉建都护之号。”

材料二 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西域的莎车(西域诸国之一)等国在天山南道发动叛乱。《汉书·冯奉世传》记载,都护郑吉、汉使冯奉世等“遂以节(古代使节的权力凭证)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拢其域。”

材料三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内乱,《汉书·西域传》载:“其后日逐王畔(叛)单于,将众来降,护郑善(西域诸国之一)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是岁,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古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1)对比《汉书》不同篇目对西域都护设置的相关记载,指出其异同,并谈谈你对记载差异的看法。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西域都护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2 . 西汉初,丞相选用列侯(列侯:一种爵位,在中央任职)充任,汉武帝时不用列侯为相,而是在确定丞相后才封侯,东汉光武帝则干脆废除丞相封侯的制度。这一变化
A.极大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C.说明内外朝制度正不断完善D.旨在防范权臣加强君主专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和亲亦称政治联姻,指封建统治者为免于战争之苦,捐弃仇怨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建立和平、亲睦关系:在我国封建诸王朝中,汉、唐是实行和亲政策较为典型的王朝:其中,西汉承续213年,与少数民族和亲迭16次,昭君出塞乃为佳话;大唐立国289年,与少数民族和亲达29次,文成公主入藏留传后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可谓封建王朝以和亲方式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典范,不仅在稳固封建政权、消除民族隔阂、缓和民族关系、促进边贸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亦有助推作用。对其稍加梳理,亦不难发现,汉、唐虽然都以和亲政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形式,然而细作推论,彼此差异甚大。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推行“和亲”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推行“和亲”政策的意义,
4 . 汉武帝《泰山刻石》中记载:“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材料体现了
A.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华夷平等的民族观念
C.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郡国并行的地方治理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卷01
5 . 汉武帝开创了献策上书为郎的选官途径,在一定限度内欢迎批评政治的意见。原本担任低级职官的田千秋就是因为上书言事称旨,很快被任命为列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不过数月又迁为丞相。这种做法
A.使贵族特权垄断地位被打破B.促进了汉代官僚政治的发展
C.表明汉代察举制遭到了破坏D.为“中朝”形成奠定了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