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2023-09-15更新 | 3736次组卷 | 32卷引用:押第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2022-10-27更新 | 4645次组卷 | 32卷引用:押第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古代制定历法,一方面是“敬授民时”的需要;更重要的一面是历法准确被视为王朝是否顺应天命的标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说明古代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B.王朝巩固统治的需要
C.历法决定王朝的兴亡更替D.“天人感应”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92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共写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并把这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归入七十列传中,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司马迁的这一历史观
A.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B.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C.适应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为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作了铺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2024-04-06更新 | 476次组卷 | 7卷引用:押第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7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种竹简数学文献《数》《算数书》和传世文献《九章算术》都对盈不足术、按爵位分配财产、赋役分派、大型工程劳力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历史渊源较久远B.服务于现实需要
C.重视逻辑与推理D.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5-07更新 | 1591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 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2021-08-02更新 | 725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物理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     
A.巩固了汉朝疆域B.促进了国家认同
C.体现了文化繁荣D.强化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孙子和孙膑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如有人认为《孙膑兵法》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等。但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已亡佚,史学界无法拿出实证予以反驳。直到银雀山汉武帝时期墓《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同时出土,谜案才真相大白。这说明(     
A.历史真相随着时间推移而清晰B.考古发现有效解决了学术争论
C.汉代独尊儒术不利于学术自由D.史学家间的争鸣延误历史真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