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前期的墓葬一般比较节俭,真正的厚葬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后,汉代帝王的厚葬现象开始十分突出,丧葬耗费尤为惊人。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气孔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窦馆夫妇墓葬中,随葬品豪华奢侈、“厚葬多藏,器用如生人”。不仅墓制模仿生前的地面住宅,随葬品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包括人生前所用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处处部是生人的翻版。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阶层在权富豪党竞奢厚葬的影响下,也纷纷募效、厚葬成为一时风气。丧葬本来有严格的礼制、但汉代旧礼已破、礼又未确立、人们往往随心所欲,自行其是,竞相僭越。昭帝时,贤良文学认为:“生不致其爱敬,死以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放,至于发屋卖业。

——摘自王忠《两汉时期的厚葬之风》

材料二   “世俗轻愚信祸福者,畏死不惧义,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空家以送终。”“无益于奉终,无境于孝行,但作烦搅扰,伤害吏民。”厚葬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消费,对于广大贪苦农民来说,他们”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汉墓十墓九空,绝非夸张,可以说厚葬之初,也是盗墓之始。就汉代而言、厚葬与“虽有其财,而无其尊、不得逾制”的封建礼创制背道而驰,破坏尊卑之序,冲击封建治秩序。

——据王充《论衡薄葬》、班固《汉书成帝纪》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以后厚葬现象盛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厚葬现象盛行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推开斑驳厚重的历史大门,翻检汗牛充栋的文化典籍,我们触摸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脉搏。其中有这么 一部典籍,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典籍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2021-08-02更新 | 724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下表是汉代不同时期的部分汉赋介绍。表中信息反映了
A.批奢折射出汉代的繁盛B.倡俭是汉代主流治国思想
C.汉赋受到佛道思想影响D.时代风貌影响了汉赋创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时魏国的《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史记》记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史书反映的事件
A.《竹书纪年》成书时间早,比较可信B.《史记》是比较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需求
C.两本史书证实了夏朝历史的开端D.反映了中央内部王权的争夺
5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种竹简数学文献《数》《算数书》和传世文献《九章算术》都对盈不足术、按爵位分配财产、赋役分派、大型工程劳力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历史渊源较久远B.服务于现实需要
C.重视逻辑与推理D.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5-07更新 | 1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汉时期人们性格直露,言行激烈,急躁易怒,较少谦让。而东汉时期“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在生活中人们身体力行,谦让蔚然成风,并且谦让的范围十分广泛。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东汉时期社会普遍崇尚礼乐谦让B.礼仪受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直接影响
C.两汉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截然不同D.儒学发展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嬗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有关汉代社会生活的相关记述。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文献作者内容
《韩诗外传·菜茹部·卷四》韩婴鲁监门女,相从绩,中夜而泣。其偶问其故,曰:宋司马得罪于宋,出于鲁,马佚,食吾园葵,是岁,吾园亡一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迁(相如)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注:当垆即卖酒)
《后汉书·选民列传》范晔高凤少为书生,专精读书。妻尝之田,曝麦于庭。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论衡·程材篇》王充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A.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B.豪强实力增强激化了阶级矛盾
C.经济区域分工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D.察举制推动了重学风气的形成
2021-04-23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暨肇庆市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
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C.政治一统与经济繁荣的盛况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2021-04-22更新 | 8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