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书写材料影响文辞B.简牍时代文化衰落
C.纸张决定文化发展D.纸张发明影响世界
3 .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熏香风气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来自西域各国的香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唐代用香更为增多,佛教与外来的印度文化为中国的寺庙带来了大量的新香料,而众多的有关焚香和香料的习俗和信仰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从而加强和丰富了中国古老的焚香传统。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焚香,向道教和儒家礼仪渗透,吸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田梓榆《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等

材料二   宋代是香文化的高峰。香药在当时海外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仅次于盐业、茶业、酒业等的一大产业经济。进入宋代,香药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官僚,也开始大量进入下层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饮食用香、建筑用香、节日习俗用香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夏时华《宋代香药经济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香文化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香文化盛行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从汉到宋香文化发展的趋势。
2024-0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囊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商王)名天乙。见于《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于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却大戊。皆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摘自王国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中列传的最初排序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奉皇帝的旨意,将“老子、庄子”一篇升为列传之首。放在伯夷之前。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於《史记》列传之首,处伯夷上,于昔藏宋刻《史记》有四,而开元本亦其一为。”

——摘编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

材料三   西人言富国学者,以农矿工商分为四门。农者地面之物也;矿者地中之物也:工者取地面地中之物而制成致用也;商者以制成致用之物流通于天下也。四者相需,缺一不可。与《史记》之言,若合符节。

——摘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王国维认为商汤当称“大乙”而非“天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修改《史记》中列传择序的目的。
(3)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研究《史记》的特点,并概述影响学者研究《史记》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今年以来,山东淄博烧烤持续火爆。在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墓出土的石刻作品中,有这么两方石刻作品,石刻上都有汉代的烧烤场景,其中一幅还是“双人烧烤图”。画面中,一个人在圆形的炉旁坐着烤肉串,还有一人起身,手拿着古代的扇子,也就是“便面”,正在煽风,看起来十分生动有趣。这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A.民族交融推陈出新B.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C.吃法独特雅俗共赏D.内敛保守千年不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中没有给刘邦特殊待遇,同所有的传文一样,都是一卷记之。从开篇至始皇帝东游以压东南天子之气一段,司马迁直呼高祖为“刘季”,亦即白话的刘三,到刘邦起事于沛后,方称其为“沛公”。《高祖本纪》的最后,太史公的论赞由夏、商、周政之长短病敝始,提出了自己“三王之道苦循环,终而宴始”的历史观点,进而找到了汉之所以灭秦而兴的原因,亦即秦政不改周之文敝,“反酷刑法”,而汉能承敝易变,废苛法,与民休养生息。

——资摘编自《史记》等

材料二   《汉书》用了上下两卷的篇幅记述高祖刘邦,书中称刘邦为“沛公”或“高祖”。在《汉书》中,多有对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乃至天象更为详尽的记述。如项梁死后,《汉书》便比《史记》多了“时连雨自七月至九月”一句。刘邦兵败于项羽,《汉书》又比《史记》多了句“秋七月,有星孛(异星)于大角”,诸如此类全篇不下二十余处。在赞论部分,班固先是追证刘氏的谱系封国,得出“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这样无关宏旨的谱系结论,进而又推论“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的结论。

——摘编自《汉书》等

(1)概括《史记》《汉书》对刘邦记载的不同之处。
(2)指出《汉书》对刘邦的记载不同于《史记》的原因。
2023-11-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其中提出了中药“四气五味”说。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八纲”在《伤寒杂病论》中已现雏形。这反映出汉代(     
A.有效防范了疫病传播B.大众健康得到了保障
C.医药学已经领先世界D.医药理论取得了发展
9 . 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
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末年,朝廷糜烂,战乱频繁,疫病盛行,百姓“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名医事迹,医学成就非凡,其中不包括(     
A.《神农本草经》B.麻沸散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