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迁自幼受《春秋》影响颇深,继而作《史记》,形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崇高抱负。《史记》作为一部历史巨著,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人物、风俗、地理等兼容并包的“百科全书”。司马迁记述历史,“其文直,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坚持直笔,展示了他一代史学大家的治史态度。

——摘编自张迪《司马迁与司马光史学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   司马光曾叙述了《资治通鉴》的总纲:“臣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编年一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书记述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一系列史实,将明君、忠臣、良将、循吏等种种条教方略,详备记载。司马光以“信史”作为基本要求,既歌颂历代统治者光荣的政绩,亦记述昏君的残暴及人民的反抗,“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

——摘编自伊兜《伟大的〈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司马治史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为史家应包括的品德素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西汉之前的史学家对少数民族的记载多是零星片段,没有专门的民族史记载。司马迁搜集整理作《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六篇民族史传,之后的历代史学家皆承袭其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史学研究不断深入B.民族交融逐步增强
C.强化中央集权需要D.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2023-12-09更新 | 2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尽管汉王朝在制度上主要继承秦朝,但汉代流行的歌舞,皆系楚歌、楚舞,汉赋也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西汉诸帝中,尤以汉武帝最爱楚辞,他不但招揽了许多辞赋高手侍奉左右,而且还重用了一批善楚辞之大臣,当时王公贵族皆好辞作赋,文人学士都研习和评论楚辞。这体现了(     
A.区域文化的碰撞交流B.中原文化的包容和精深
C.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D.朝廷重视传承民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月令”是华夏先民对自然长期观察和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B.佛教思想的影响
C.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D.尊崇儒术的践行
2023-1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经之首”。其中第一章《方田章》主要是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问题,但却出现大量“非方形田”的计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影响数学发展B.汉代教育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C.土地是政府赋税征收的重要依据D.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农业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中没有给刘邦特殊待遇,同所有的传文一样,都是一卷记之。从开篇至始皇帝东游以压东南天子之气一段,司马迁直呼高祖为“刘季”,亦即白话的刘三,到刘邦起事于沛后,方称其为“沛公”。《高祖本纪》的最后,太史公的论赞由夏、商、周政之长短病敝始,提出了自己“三王之道苦循环,终而宴始”的历史观点,进而找到了汉之所以灭秦而兴的原因,亦即秦政不改周之文敝,“反酷刑法”,而汉能承敝易变,废苛法,与民休养生息。

——资摘编自《史记》等

材料二   《汉书》用了上下两卷的篇幅记述高祖刘邦,书中称刘邦为“沛公”或“高祖”。在《汉书》中,多有对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乃至天象更为详尽的记述。如项梁死后,《汉书》便比《史记》多了“时连雨自七月至九月”一句。刘邦兵败于项羽,《汉书》又比《史记》多了句“秋七月,有星孛(异星)于大角”,诸如此类全篇不下二十余处。在赞论部分,班固先是追证刘氏的谱系封国,得出“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这样无关宏旨的谱系结论,进而又推论“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的结论。

——摘编自《汉书》等

(1)概括《史记》《汉书》对刘邦记载的不同之处。
(2)指出《汉书》对刘邦的记载不同于《史记》的原因。
2023-1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演进轨迹清晰,就文学形式来说,每一时代都有标志自身成就的体式,具体见表:

时代

代表体式

代表作品或人物

先秦时代

散文、诗歌《老子》《孟子》《诗经》《离骚》等

汉代

赋、乐府、散文、文人五言诗《两都赋》《史记》《古诗十九首》等

魏晋南北朝

诗歌、骈文三曹、陶渊明、南北朝乐府民歌等

唐代

诗歌、散文、传奇小说、词、通俗文学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柳毅传》、《莺莺传》等

宋代

词、诗歌、散文苏轼、柳永、陆游、辛弃疾等

元代

《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明清

小说、戏曲四大名著、《牡丹亭》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古代文学演进轨迹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围绕“文学发展与时代风貌”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司马迁《史记》首次在正史中单独为6个民族立传,与《史记》相比较,班固《汉书》中的民族列传有所调整,保留了《匈奴传》,把《史记》中的《西南夷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合并为《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在《史记·大宛列传》的基础上新增了《西域传》。这一变化(     
A.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变化影响B.说明“大一统”思想开始出现
C.表明民族平等观念影响史书编撰D.体现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2023-11-1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9 . 《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直接与“籍田令”的职责相关;“均输”章直接与“均输令”的职责相关;“少广”章和“商功”章的部分内容直接服务于“符节令”和“钟官令(掌铸钱)”等官职。这(     
A.有效保障了官员政务的娴熟B.体现出官员需具备专业素养
C.反映了科技与农业联系密切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2023-11-1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百戏,是汉朝对表演艺术的统称,包括音乐、舞蹈、杂技、魔术、角抵戏等。汉朝宫廷的各种庆典,以至民间节日庆典,都常常以百戏表演助庆。数百人乃至数千人同台演出,载歌载舞,形式热烈,场面壮观。百戏的盛况(       
A.表明了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B.促进了经济繁荣与国力强盛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D.打破了宫廷雅乐的垄断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