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2022-06-22更新 | 8336次组卷 | 75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广东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学之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是一部贯通古今的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我国3000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万多字。《史记》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国境内从传说的五帝,经夏、商、周三代至秦,不仅是世代相传,而且包括吴越和周边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黄帝。《史记》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以纪传史法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光辉榜样。

——摘编自孙宏典等《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学界先后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历史问题,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问题有: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历代土地制度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性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等。广大史学工作者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鸣”。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虽然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认识,但是参加讨论的各方都提供了不少新材料,使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入了;而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又都是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明问题,这就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记》的特点并指出研究汉朝历史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史学问题讨论的意义。
2022-06-0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十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二)历史试题
3 . 【古代的体育风尚】

材料一

战国以来,民间在长期战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峭急骠勇之风。秦及西汉立国,战争中“攻城先登”与“趣攻战疾”者得以立功封侯的特殊背景对社会文化心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汉武帝执政,以武力拓边,尚武之风益起,社会生活节奏更为骤急。战国至西汉,民间广泛流行称为“驰逐”的飞速驰车、争先竞胜的竞技项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孙膑以智谋帮助田忌驰逐取胜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到民间游戏有所谓“博戏驰逐”。高速驰车已经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狂热的嗜好。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二

宋代相扑是一种较为激烈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宋太祖在我旅之中,就曾制定过角力斗殴以较胜负、渐增俸缗的“圣训之法”,这是非常明确的以相扑训练增强将士体质的措施。南宋建炎中兴,著名将领如韩世忠、岳飞等,在部队中贯彻相扑的练兵方法,获胜的予以嘉奖。同时,相扑也得到了普通市民的喜好和认可。

——摘编自伊永文主编《行走在宋代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驰逐”运动盛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相扑运动盛行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不同史书对商朝"伊尹(辅政大臣)放太甲(商王)之于桐宫"这段典故的记载。《史记》的记载说明
《竹书纪年》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史记》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

A.商朝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商朝当时君臣矛盾斗争激烈
C.司马迁以儒家历史观为宗旨D.《竹书纪年》的记载毫无依据
2022-03-26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等。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B.独尊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
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
2022-02-26更新 | 72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广东·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蹴鞠起源于战国,汉代时逐渐兴盛并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由于蹴鞠的对抗性强,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像打仗一样,汉代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在军队中广泛开展,直接对抗分队比赛。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的圆形球壳。赛场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节日时有很多女子以踢球为乐,家庭之间也时常举行几个人的小比赛。宋代时,出现很多蹴鞠团体组织,踢球艺人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比赛。民间体育活动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在运动理念上推崇和谐、适度。

——摘编自宋兆麟《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

材料二   据说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常年与海洋打交道的古希腊城邦人民拥有很强的冒险拼搏、强者为尊的精神,追求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城邦之间的战争需要士兵有强壮的身体,而体育是培养强壮战士最有效的手段。古希腊盛行拳击、角力、赛跑、射箭、投枪、掷石饼和战车赛等竞技活动,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求是成年男性公民。斯巴达公民都要接受政府规定的军事体育训练,七岁时就要前往寄宿制学校进行训练。古希腊不仅重视体育的发展而且重视音乐、文学、修辞学、哲学、逻辑学等的教育,旨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摘编自(法)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到唐宋时期蹴鞠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的蹴鞠运动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同。
2021-05-01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时期人们性格直露,言行激烈,急躁易怒,较少谦让。而东汉时期“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在生活中人们身体力行,谦让蔚然成风,并且谦让的范围十分广泛。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东汉时期社会普遍崇尚礼乐谦让B.礼仪受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直接影响
C.两汉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截然不同D.儒学发展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嬗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为有关汉代社会生活的相关记述。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文献作者内容
《韩诗外传·菜茹部·卷四》韩婴鲁监门女,相从绩,中夜而泣。其偶问其故,曰:宋司马得罪于宋,出于鲁,马佚,食吾园葵,是岁,吾园亡一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迁(相如)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注:当垆即卖酒)
《后汉书·选民列传》范晔高凤少为书生,专精读书。妻尝之田,曝麦于庭。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论衡·程材篇》王充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A.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B.豪强实力增强激化了阶级矛盾
C.经济区域分工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D.察举制推动了重学风气的形成
2021-04-23更新 | 34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暨肇庆市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史书中常有专门的议论,穿插于卷中或卷后。如《左传》中的“君子曰”,《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等。史家借此表达对王朝兴衰更替和人物成败功过的看法。这主要说明传统史学
A.重视宣扬儒家伦理道德B.强调历史的教化功能
C.突出历史评断的主观性D.以纪传体为正史典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
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C.政治一统与经济繁荣的盛况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2021-04-22更新 | 8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