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政权均以“正朔”自居,斥对方为“闰位”。汉族政权从夷狄血统出发,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藐视异族文化,以此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内迁诸族则以儒学为中心,抓住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文化意义为统治合法性寻找依据。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       
A.确立了同源共祖的意识
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华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拒斥
D.客观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
3 . 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长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学”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禀给”。

——摘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4 .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北魏、西晋、北周B.西晋、前秦、后周
C.西晋、北魏、北周D.北魏、前秦、西晋
2023-04-16更新 | 254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50次组卷 | 4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09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胡床广为流行,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一种胡服)渐成主流,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北民大量南迁B.商品经济繁荣C.胡汉已无界限D.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475次组卷 | 5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某一时期政权的形势图,按政权更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