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逐渐改变清谈柔媚的社会风气,呈现出慷慨激越、豪放的气质。同时,语言、文学、音乐、饮食以及服装等方面也深受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权更替频繁B.商品经济繁荣C.民族融合发展D.少数民族汉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总体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B.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
C.政权更替缓慢,国家大一统D.社会大动荡,民族大交融
4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0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材料表明
匈奴鲜卑
前赵北凉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

(còng)
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

A.民族矛盾趋于缓和B.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C.民族隔阂逐渐消失D.全国统一的条件已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7 . 南北朝时,北人骑马是日常生活,南人则畏马如虎。唐代时,南北人对骑马已经习以为常,男女皆然。唐人骑术水平不差,是以马球成为常见运动。材料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A.北方文化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B.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C.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D.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
2021-05-01更新 | 83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以汉文化取代鲜卑文化B.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C.保证统治政策的连续性D.通过文化认同确立正统地位
2021-03-19更新 | 955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2020-12-19更新 | 600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2)试用唐朝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