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唐王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对归附的少数民族,设置羁縻府、州、县,封少数民族酋领为都督、刺史、县令,略微加以管束。元初,推行土官制,朝廷对归顺的西南各族首领授予原职,允许世袭,而在其境内派宗王率部驻守以进行监督。这一变化(     
A.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垂直管理B.反映出当地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C.强化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D.利于稳定西南边地的社会秩序
2022-08-19更新 | 1894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经济发展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朝后期,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韩愈也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 .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哪一课题价值较大(     
A.唐代西北地区农耕发展B.唐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C.汉代洞窟壁画艺术研究D.北方民族交融趋势
2022-11-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球发源于古代波斯,唐代打马球成为最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公元709年,大唐皇家马球队与吐蕃使团进行马球友谊对抗赛。唐玄宗在比赛中“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据此可知,唐代(     
A.域外文化成为主流B.体育运动的贵族化
C.民族融合趋势明显D.社会风貌开放进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到隋朝时,汉中地区“杂有僚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A.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族B.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D.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的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朝代开国皇帝出身民族自己追溯的祖先
后梁朱温贫贱汉族舜时代的司徒
后晋石敬瑭贫贱沙陀族人汉代丞相石奋
后汉刘知远贫贱沙陀族人东汉的皇族
南唐李昪贫贱汉族唐朝皇室
A.豪门士族日益衰落B.门第观念完全消除
C.民族交融不断加深D.国家一统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德宗年间,宰相杨炎因与京兆尹严郢有隙,暗中指使御史弹劾严郢,致使严郢被降职。卢杞任宰相后,将严郢提为御史大夫,共谋治杨炎。为构成杨炎罪状,严郢无故逮捕了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以刑逼供,导致杨炎被流放至崖州。该现象说明(       
A.相权膨胀导致监察效果不佳B.唐代君主专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C.封建监察制度无法发挥作用D.朋党之争导致监察权力的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论及隋朝的政治制度,有学者说:“尽管隋承久乱,创制未属底定,且兼政急祚成。但文化整合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晰了。”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确立三省六部制②建立台谏合一的监察制③实行州县二级制④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11-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唐贞观八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嗣位,唐太宗遣使祝贺,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于是遣使求婚,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开始用武力要挟,进犯唐朝的松州,但被唐军击败。贞观十四年,吐蕃再次求婚,次年唐太宗命礼部遣使送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该事件表明(     
A.唐政府理性处理唐蕃关系B.中央集权制呈现强化趋势
C.吐蕃日渐被纳入唐朝疆域D.唐蕃关系取决于唐朝国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观,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华夷共祖”“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一部华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文化不断融合,华夏集团不断吸收消化蛮夷戎狄,使蛮夷戎狄不断进入华夏集团从而使中国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华夷”虽有二元的含义,但“华夷”本身即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先秦时期华夏族被简称为“华”,“华”之外的民族群体在很多情况下被泛称为“蛮夷戎狄”,两者共同生存发展于夏商周疆域之内。“蛮夷戎狄”仅仅是一种文化分类,并没有民族歧视含义。

——摘编自王柯《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材料二   司马迁创造性地表达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唐太宗提出了“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观点,还打破“华夷”界限,认为:“自舌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爱之如一”的思想就是“华夷一体”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   王文光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其产生的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段超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不仅推动了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举例说明“华夷共祖”和“华夷一体”。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两位学者对古代华夷观的共同认识,并说说如果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等内容,还有哪些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华夷观的时代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