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74次组卷 | 13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内容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此图反映了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D.通过和亲手段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3 . 下图是某一朝代西北地区的疆域图,这个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阎立本的《步辇图》            拉萨大昭寺            

材料二   康熙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他为清朝边疆政策奠定了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据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内容改编


(1)观察材料一,写出阎立本《步辇图》所描绘的历史情景。从大昭寺建筑风格和寺藏文物两个角度,简要说明“拉萨大昭寺是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符合康熙之“基本原则”。一句话概括本试题的主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反映了唐朝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B.耕作技术有所进步
C.自耕农生活困苦不堪D.民族交融推动边疆开发
6 . 从历史地图展现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阅读以上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1)观察如图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要求:取其中三幅作答即可,每一幅图的判断依据必须有两个)
(2)简要指出中国历代中央政府是如何处理与吐蕃关系的?
(3)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
2021-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三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1-11-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等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


材料二 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主要防范诸蒙古部落的叛乱,派驻许多蒙古骑兵团在河南江北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来进行军事控制,而东南是天下财赋重地,行省设置为了搜刮财富进统治者囊中。秦汉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常以大江、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元朝则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元朝以五事“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税平”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标准。

——摘编自李俊刚《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材料三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清朝康熙帝同样重视处理民族事务,1702年开始修建热河行宫,坐落在承德市,后亲自提名为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成为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图1、图2、图3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请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前蕴含的统一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区别于以往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康熙帝为加强藏族地区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三彩种类颇多,有的器物的造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凤首壶等是模仿西亚一带流行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器形而制作的。人物、动物类是为殉葬而烧制的,有马、骆驼、镇墓兽、武士、仪仗俑、骑马俑和胡俑等。唐三彩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动物线条简洁明快,精美强健,特别是马和骆驼的造型,耐人寻味。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大视野》

材料二   1为陕西礼泉出土的胡帽戎装骑马女俑、图2为河南洛阳出土的胡人骑骆驼俑。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2)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021-01-2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8月8日,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西藏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全面竣工,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以迷人的风貌展现在“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也是汉藏团结友谊的象征,能够佐证汉藏团结友谊的史实有   
①红宫大殿内供奉着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
②整个建筑呈现汉藏合璧的风格
③大昭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
④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进藏图》的壁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